中国西藏网 > 独家采编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拉萨八一社区:以家史为纽带 打造民族团结“幸福家园”

2025-07-20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在拉萨市城关区八一街道八一社区,一座承载着居民记忆的家史馆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的面貌。作为西藏首家社区家史馆,它不仅记录了几代人的奋斗故事,更成为连接22个民族、6183户居民的“情感桥梁”,让曾经的“陌生邻里”变成如今的“幸福一家”。    


图为八一社区家史馆 

  八一街道八一社区地处拉萨市城西,说起八一社区的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1951年,张国华和谭冠三将军率领十八军战士进驻拉萨,1952年8月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军垦农场——八一农场。如今,八一农场有了新名字“八一社区”这片土地也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多民族聚居区。如今,居住着汉、藏、回、蒙、彝等22个民族共6183户17126人,全国各地来此务工的租户占比达高达70%,“比邻居而互不熟”的问题十分突出,小矛盾易演变成大纠纷。为解决群众之间互不认识而产生的矛盾问题,八一社区激发群众首创动力,把群众请上舞台,创建西藏首家社区家史馆。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八一社区党委决定以“家史”为切入点,打造西藏首家社区家史馆。专职网格员走访548户居民,收集老照片、老物件和手写家史,最终精选94篇故事进行展示。其中,39户家庭的老照片与实物生动再现了往昔岁月,55户居民的手写信件则诉说着家庭的变迁。     

  在家史馆的展陈中,居民莫泽央啦的故事尤为动人。她的父母曾是旧西藏的民间艺人,饱受压迫,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后才重获新生。如今,她带领社区老年文艺队编排舞蹈,用艺术传递感恩之情。“比起父母的年代,现在生活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莫泽央啦感慨道:“家史馆让我们想起了父辈从旧西藏艺人到新社会文艺工作者的转变,现在社区文艺队能自由演出,这是党的恩情。” 


图为八一社区老年文艺队,前排左二为莫泽央啦 

  家史馆不仅成为居民回忆往昔的场所,更成为拉萨市的“网红打卡点”。全科社工白央介绍,许多居民对藏文化充满兴趣,社区计划开设藏汉双语课堂,进一步促进文化交融,“居民们反响特别好,家史馆让我们的心更近了。”     

  除了家史馆,八一社区还着力打造“嵌入式便民服务会客厅”,整合社区食堂、老年活动中心、幼儿托管、康养小屋等资源,探索“公建民营”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服务。  


图为居民在家史馆内玩藏式克朗球 八一社区供图 

  社区第一书记央曦表示,为加强各民族交流,社区建立了“红石榴”微信群,邀请各族居民加入,每逢节日组织大家身着民族服饰共庆佳节。“每一次聚会都特别充实,居民们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图为八一社区食堂 八一社区供图 

  八一社区的故事,是拉萨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实践。从昔日的军垦农场到今日的多民族和谐社区,这里的变化见证了党的民族政策在雪域高原结出的丰硕成果。家史馆里陈列的不仅是一个个家庭的记忆,更是整个社区共同的精神财富;便民会客厅提供的不仅是生活服务,更是党和政府温暖的关怀。八一社区用家史串联起邻里情,用服务温暖居民心,实现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愿景。(中国西藏网 记者/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