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独家采编

青海治多:“生态乡长”老沙开周 书写生态保护新篇章

2025-07-07 中国西藏网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有一个因“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而被人们熟知的地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干部群众传承着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守正创新,奋力书写着新的篇章。其中,“生态乡长”老沙开周就是索加乡生态保护与发展的一个杰出代表。 

  老沙开周,1982年7月出生于玉树市。自2013年6月踏上索加乡这片土地,他便与这里的生态保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在索加乡和立新乡之间辗转任职,但始终心系索加的生态发展。2021年5月,他再次回到索加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同时兼任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索加乡保护站副站长、总河湖长,肩负起更为重大的生态保护责任。 

  老沙开周深知,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就是守护好人类的宝贵财富。他始终将“生态优先”的理念牢记于心,常常向身边的同事和牧民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生态理念。” 

  索加乡是长江源头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烟瘴挂则是众多高原野生兽类和飞禽的栖息地。为了加强对烟瘴挂的保护,2021年,老沙开周与70高龄的莫曲村党支部书记香巴求培共同努力,与村民签订了保护条约,相关措施得到了有力执行,监管工作细致到位,至今烟瘴挂区域无一人、无一畜违规进入,为野生动物创造了一个安全、宁静的家园。 

  索加乡拥有2039名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生态管护员,他们是索加乡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老沙开周深知这一群体对于索加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重要性,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生态管护员的管理工作中。每年四次的巡查,他从未缺席;每年年末的总结大会,他精心组织,通过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激励着每一位管护员积极履行职责。对于在救助野生动物、保护草山植被河流等方面表现优秀的管护员,他给予及时的奖励,让他们的付出得到认可;而对于责任落实不力的管护员,他则严格处罚,绝不姑息。正因如此,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为“黑脸包公”,他们心里明白,老沙开周的严格要求,是为了索加乡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图为老沙开周(左)在当曲村管护员家中了解相关工作

  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老沙开周积极投身于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大胆创新,将索加乡科学地划分为七个保护区,犹如一张严密的生态保护网,为不同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针对性的保护空间。同时,通过当曲村的藏羚羊、鸟类保护节,君曲村的藏野驴保护节,牙曲村的雪豹保护节,莫曲村的野牦牛保护节等特色活动,增强了当地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传承和弘扬了索加乡的生态文化。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对于长期生活在“天边的索加”的牧民来说,意义非凡。孩子们在县城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老人们也能安享晚年,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为了让进城牧民能够安居乐业,他们在县城建立了索加乡工作站,专门为进城牧民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莫曲村成立了烟瘴挂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主要对接敬老院,已有153名搬迁户实现了长期稳定就业。该合作社实行“多劳多得”的模式,通过与索加乡党委政府、寺院、牧户的“订单式”销售,社员们的收入较为可观,每月工资最高可达3000元左右,少的也有1800元左右,成为了进城牧民创业的典范。牙曲村成立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同样成绩斐然,每年分红60万元至80万元,每户平均收益4000元至5200元,让牧民们切实享受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老沙开周和他的伙伴们始终冲在最前线,积极参与公园内的日常巡护工作,索加核心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老沙开周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对多种濒危野生动物的习性、踪迹等了如指掌,对藏羚羊、雪豹、黑颈鹤等珍稀物种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如数家珍。在索加乡的日常巡护期间,他带领团队组织生态管护员成功救助了8头藏野驴、4只雪豹、6只藏羚羊。 


图为老沙开周拍摄的野牦牛 

  2023年冬,老沙开周带领巡护小队在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脉执行任务时,发现一只被困冰裂缝的成年金丝野牦牛,腿部已被冰棱划出深长的伤口,若不及时施救,它不仅会因失血过多和低温而丧命,还可能引发狼群聚集,进而威胁周边的生态平衡。老沙开周迅速组织队员展开救援行动。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不畏艰难,齐心协力,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将野牦牛救出,并及时进行了救治,使其脱离了生命危险。 

  2025年,他和乡党委书记东周巴丁根据生态管护员的反映,得知一只雪豹幼崽因意外受伤濒临死亡,立即联系三江源国家公园,并将雪豹幼崽送往省城西宁野生动物救助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雪豹幼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这一事件受到了全国网民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人们热议的“凌小蛰”康复记,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索加乡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图为老沙开周拍摄的雪豹

  面对黑土滩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的严峻问题,老沙开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黑土滩治理、退化草原补播等生态治理工程,将索加乡划分为4大保护片区和64个保护分区,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广袤的草原,改良土壤。在治理过程中,他不断学习先进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曾经满目疮痍的黑土滩逐渐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草原植被盖度大幅提高,索加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老沙开周还特别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定期对湿地进行巡查,密切监测湿地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在湿地周边违规放牧、排污等行为,他会及时制止,并严肃处理。 

  老沙开周,这位“生态乡长”,以他对生态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在索加乡这片土地上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默默奉献,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无私奉献、无悔担当、无畏坚守、无愧时代”的红色索加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才仁当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