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0年前,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在“世界屋脊”建成通车,这是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迹,是各族群众勠力同心、敢为人先的逐梦壮举,更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12月16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一起走进“两路”故事,汲取前行力量,让熠熠生辉的“两路”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之路。
张荣大说他与慕生忠将军算得上忘年交,在他追星慕生忠将军的60年中,大致经历了“敬慕——写慕——书慕”三个阶段。
图为1985年张荣大(中)采访青藏公路黑色路面改建工程,在唐古拉山口合影 受访者供图
张荣大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第七届、八届特约研究员,新华社青岛支社原社长。1965年9月,他从山东淄博被千里迢迢征召到青海格尔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成为了一名军垦战士。在去往格尔木的路上,讲解员讲述了慕生忠将军的感人故事:组建西藏运输总队,担任政治委员,拉骆驼向西藏运进几百万斤粮食和物资;为修通青藏公路立下汗马功劳;率领运输队和修路队亲手将格尔木建成了戈壁新城……这些故事让张荣大听得入了迷,也在他心中种下了尊敬、仰慕慕生忠将军拼搏奋斗精神的种子。
图为1993年慕生忠将军重访格尔木 受访者供图
张荣大曾经四进西藏、五上唐古拉、几十次到柴达木,常年活跃在青藏公路、格拉油路、青藏铁路、青海地质勘探区、青海盐湖、柴达本盆地等最艰苦的采访第一线。他说:“记者工作是个苦差事,但苦中能享受有成就感旳新闻快乐,这是我爱上新闻这一行并几十年如一日为之倾心倾力的原动力。在青藏高原当记者苦中有乐,一个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要是能够在艰苦的高原地区脚踏实地干上几年,会大有益处。”
1976年,张荣大和几位同事进藏采访格拉输油管线建设。一天,他们在海拔4700米的二道沟兵站住宿,由于砖砌的土炉子和火墙已失修,炉子怎么也点不着。室内零下十五六度,张荣大和同事“全副武装”,穿着棉衣、棉裤、皮大衣,戴着皮帽子,钻进冰冷的被窝里,一夜冻得透心凉。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新一天的采访活动中。
还有一次,张荣大搭了一辆货车从大柴旦转战格尔木采访。恰逢酷暑盛夏,戈壁滩上的气温有40多摄氏度,驾驶室里像蒸笼一般。一进入南北宽三四十公里的察尔汗盐湖,就如在烤炉上烘烤一样难受。火红的太阳晒得驾驶室顶发烫,盐湖上带有盐分的热风吹到脸上生疼,最后整个人脱了一层皮。
辛勤的工作是有回报的。张荣大采写了大量关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和慕生忠将军的新闻报道,形成关于“天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1982年慕生忠将军(前排左三)在格尔木农场总厂视察合影 受访者供图
1982年,张荣大来到慕生忠在甘肃省兰州市木塔巷的住家采访,七八天后又到新疆乌鲁木齐采访了他的哈萨克族儿子慕沙特尔,还到格尔木、西安等地采访慕生忠的老部下,先后执笔写出了《将军之路》《将军与孤儿》《骆驼 汽车 火车》《青藏铁路建设的先驱慕生忠》《慕生忠与两大“天路”》等报告文学以及《日月山上话今昔》《彭总关爱青藏公路》《戈壁新城格尔木》《举世闻名的万丈盐桥》等文章。
慕生忠将军曾告诉张荣大,他与彭德怀元帅曾经有一个约定:“彭总,青藏公路能不能修通,谁也不敢打保票,我们先不要声张,悄悄地干,等修通了再宣传不晚。”“我赞成少说多干,等青藏公路修成了,我们再写本书好好报道。”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这个愿望并没能实现。
图为《天路·慕生忠》 受访者供图
1986年2月,张荣大从新华社青海分社调到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再也没有与慕生忠将军有过联系。1994年10月19日,慕生忠将军因病逝世。听闻这一消息,张荣大又一次拿出之前撰写的报告文学《将军之路》,读后已是眼含热泪。2019年,张荣大终于下定决心,动笔撰写这部传奇。
12月15日,《天路·慕生忠》首发式暨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中国西藏网 记者/冯重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