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0年前,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在“世界屋脊”建成通车,这是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迹,是各族群众勠力同心、敢为人先的逐梦壮举,更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12月16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一起走进“两路”故事,汲取前行力量,让熠熠生辉的“两路”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之路。
图为杨力源 摄影:边子捷
“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提升各族群众的生活品质是党领导西藏工作的‘理想的意图’,具体到筑路、养路及发展西藏交通网层面就是确保西藏与祖国其他地方,以及雪域高原内部各地的畅通。”研讨会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所副研究员杨力源围绕筑路历史,点出了“两路”精神时代内涵的题中之义。他表示,要达成“理想的意图”就需要有主体精神力量的引领,而“两路”精神便是其一。
鉴往知来,时间回溯到1954年 12月,川藏、青藏公路全线通车,犹如两条臂膀将西藏紧紧揽在祖国母亲怀抱里。位于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上的碑文详细地记载着那段历史:“十一万藏汉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杨力源认为,两路的建设历程正是党领导各族军民团结一致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边疆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的“缩影”。自此,一支由各族军民组成的现代化筑路大军驻扎高原,拉开了西藏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序幕。
如今,在短短70多年内,雪域高原上逐步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实属人类工程建设史上的奇迹。“这一系列奇迹的诞生与延续,离不开有目的、有意识、有情感、有信念等带有精神特点的活动。”杨力源说,“在‘两路’精神的激励下,高原上各族筑路人、养路人,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促使雪域高原旧貌换新颜。”
此外,杨力源还从完善“两路”记忆叙事体系、推进“两路”精神数字化传承等方面,具体地阐释了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发挥“两路”精神的引领作用,从而持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码。(中国西藏网 记者/边子捷 冯重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