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UC > 新闻 > 原创

“情系阿坝·再铸同心”——“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启幕

2025-05-16 中国西藏网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摄影:刘莉

  中国西藏网讯 阿坝作为红军长征重要的途径地,来自北京的600余位医务志愿者,带着对伟大长征精神的寄托,以及沿线各族群众的牵挂,于5月15日至21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启动以“情系阿坝·再铸同心”为主题的“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活动覆盖四川省阿坝州的13个市县,以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碌曲、夏河3县。此次活动也是“同心·共铸中国心”第五次对阿坝州开展的大型系列帮扶,并首次将爱心覆盖阿坝州全域。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摄影:刘莉

  本次活动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主办,四川省委统战部协办,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承办,结合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群众实际健康需求,通过义诊巡诊、疾病筛查、手术救助、带教查房、爱心捐赠、学术讲座和百姓健康科普,以及20余家首都三甲医院开展的“一院对一县”的精准对口健康帮扶等多元形式,践行了“一切为了高原群众健康”的核心主旨。其间,“同心·共铸中国心”活动全程赞助方——步长制药通过活动组委会,向受援地区捐赠价值600万元的药品及物资。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执行主席金大鹏在“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致辞 摄影:刘莉

  据悉,为科学务实地推进新时代健康帮扶工作,满足社会公益活动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在2024年7月和10月,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通过系统调研和前站帮扶等方式,先后针对甘孜州18个市县和阿坝州北部草原4县普通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开展改善健康状况和促进专业提升等相关需求方面的帮扶工作,并借此契机结合多年帮扶工作经验和优质医疗资源特点,为今年5月的主题活动,制定了整套适应当地公卫特点的健康帮扶策略。

  图为5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同心·共铸中国心”医学专家主席团主席董家鸿在“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发言 摄影:刘莉

  与此前活动相比,本次活动实现了对阿坝州全部市县的覆盖,并结合不同地区实际需求,采取了“一县一策”的整体帮扶策略,除针对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常规慢病领域,匹配了大批优质专家志愿者外,还联合了我国肝胆外科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及专家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教授及跨学科专家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党委书记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平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周建新及跨学科专家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吴斌教授及专家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苗劲蔚教授及专家团,以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航天中心医院,应急管理部应急总医院,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跨学科专家团,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市医院创新管理与技术应用协会、中国太平洋财险等学术机构和爱心企业等,针对当地包虫病、先心病、骨关节病、脊柱畸形、脑部及妇科肿瘤等特色病和疑难杂症等实现精准防治和爱心帮扶。

  图为5月1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医疗副院长、妇产科教授、“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妇科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王建六(前排左)与中共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依当措为“女性健康专项基金”揭牌 摄影:刘莉

  今年活动的整体规划主要涵盖四大亮点:

  亮点一:十八年公益初心不改——从地震救援到构建高原健康守护体系。自2008年5月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现场发起,“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项目已经走过18年历程,已有包括3.2万余人次的首都及全国医疗专家参与,帮扶覆盖全国17个地市州的100余个县,惠及60余万人次高原地区群众,成功帮助众多家庭摆脱因病致贫返贫境遇。

  “同心·共铸中国心”成为连接首都优质医疗资源与高原地区的重要纽带。在专科救治领域,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和项目组委会联合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爱心医疗单位建立“中国复杂先心病救助中心”,并针对西藏自治区发起“儿童先心病阶段性清零”大型关爱行动,目前已累计完成1000多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联合董家鸿院士及专家团在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等地开展包虫病根治手术57例,推动重点地区健康病例阶段性清零工作;通过打造“健康学院”“健康大讲堂”等宣教平台,开展超过3000场次的学术讲座和百姓健康科普教育活动,系统提升了受援市县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意识。

  与此同时,项目还发挥出社会公益平台在筹集资源和项目组织的优势,联合社会爱心资源针对高原地区多发疾病设立多支专项救助基金,为贫困患者及家庭提供了从疾病筛查到专病治疗的全流程支持,形成了“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闭环救助模式。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副秘书长、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前排右)向阿坝州进行爱心捐赠,阿坝州卫健委副主任苟正先代表阿坝州接受捐赠。此前,“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还与四川省委有关部门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分别交换了帮扶协议和全程保险帮扶协议 摄影:刘莉

  亮点二:首都顶流医疗单位组团式帮扶——以体系化赋能筑牢高原健康根基。阿坝州既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此行医务志愿者中涵盖了20余家首都三甲医疗机构的团队代表,他们以“全专科覆盖、全周期守护”为理念,以“规划共绘、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为路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从“单点输入”向“系统赋能”升级,打破了单一学科帮扶局限,针对高原地区医疗短板展开“靶向治疗”,以“义诊巡诊+专科攻坚+手术救助+长效帮扶”模式,为高原地区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等注入动力,构建起横跨北京与阿坝、甘南的立体化医疗协作网络。

  在学科建设方面,作为多年对受援地帮扶的经验总结,基金会联合首都医疗单位立足受援地医疗体系现状,针对高寒环境下高发的心肺、骨关节、儿科等慢病和疑难病症,通过“强弱项、补空白、育特色”三重策略,助力当地构建符合高原特点的专科诊疗体系,形成了“中西合璧、防治结合”的区域医疗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活动创新了“导师制+沉浸式”的帮扶模式,利用远程会诊平台实时传导北京经验,通过“一对一”带教为当地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骨干。

  图为5月16日,在“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周建新同志带领医务志愿者宣读志愿服务誓词 摄影:刘莉

  图为5月16日,在“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医务志愿者们宣读志愿服务誓词 摄影:刘莉

  这种组团式帮扶的核心,在于突破了传统义诊的单次服务局限,将短期诊疗与长期帮扶机制建设相结合:从疾病筛查、手术救助的“治标”,到学科规划、人才储备的“治本”,再到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健康文化培育的“固本”,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健康赋能链条,利用医疗协作为纽带,推动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是一场跨越地理阻碍,铸牢民族地区健康根基的同心工程。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医务志愿者们 摄影:刘莉

  亮点三:暖心行动覆盖全体人群——从牧场义诊到特殊群体精准关爱。在一周时间里,医务志愿者和医疗单位组团专家开展深入乡镇和牧场的义诊巡诊;针对先心病、包虫病、脊柱侧弯、唇腭裂等高原地区重点病症开展大规模筛查,符合手术指征条件者将进入援助通道,进京接受免费救助治疗,以延续基金会在阿坝州先心病患儿成功救助的经验;组织大批医疗专家在马尔康市、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和壤塘县等地开展“同心·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主题专业培训,普及高原病防治知识;实现20余家首都医疗单位与受援地医院明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远程会诊平台试点,实现当地疑难病例“云端”诊疗。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摄影:刘莉


图为5月16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摄影:刘莉

  亮点四:社会爱心协同与媒体见证——共绘民族健康同心圆。此次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中国西藏网等20余家中央及地方媒体全程参与,通过纪录片、直播、人物特写等创作形式,记录首都医务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与高原地区各族群众之间的真情互动,“同心·共铸中国心”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切为了高原群众健康”的承诺。这不仅是一次医疗资源的精准投放,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景实践——让每一个高原村落都能共享健康中国的发展成果,让团结互助的温暖,永远流淌在祖国西部的山水之间。(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陈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