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4 > 援藏30年 > 对口援藏

福建援藏队昌都扶贫记

2024-08-20 《中国西藏》汉文版杂志2022年第6期


医生林剑浩为病人做检查。姚宇 摄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2021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接见援藏干部代表,见到这些一个个晒成古铜色的干部时,十分动情地嘉勉道。

  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亲自给西藏送来第二批援藏干部,并接回第一批。这是援藏干部首次高规格地由省委副书记陪送进藏和出藏,充分体现出福建省对援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从拉萨贡嘎机场到林芝八一镇,习近平同志乘车走了整整一天,“当时的路况非常险,还好没遇到滑坡,窄的地方横着两根木头,我们下来搬……”他对当时受援的林芝地区干部群众说:“林芝地区的事,就是我们省的事”“要派最优秀的干部来,好中选优。”

  近30年弹指过去,一批又一批闽南儿女踏上雪域高原,与林芝、昌都人民一道跋涉,一道奋斗,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借力“大”医生下沉小县城 让病患真正“站起来”

  “以前我是个‘废人’,尽给别人添麻烦,现在我治好了,去年村里修一条通往牧场的公路,我参加这个劳动了。”这是洛隆县大骨节病人巴桑做完手术一年后,林剑浩团队2020年4月进村回访时,她紧紧握着这些“大”医生的手,一边流着泪一边笑着对他们反复叨念的话。

  这个原来终年躺在床上,大小便都在床上,一口水一口饭都要别人喂的巴桑,手术后可以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还能给家人打酥油茶、做饭、放牛,参加乡村工程……从一个“废人”到一个健康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和骄傲!

  感受过巴桑的痛苦,此刻再感受着巴桑的幸福和骄傲,林剑浩团队觉得,这些年的付出,值得!未来,当动员更多同行,帮助更多病患重获健康!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的骨关节病,患者主要在儿童、少年时期发病,轻则四肢关节疼痛、关节畸形,重则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大骨节病是西藏常见病,1998年,原国家卫生部专家组确认昌都市洛隆县为大骨节病重灾区,该县也是全国的监测点。洛隆县共有3000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大骨节病,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

  一次休闲旅行,让首都北京繁忙的“大”医生与昌都洛隆县的大骨节病患者相遇,由此,医者仁心成全了患者们的康复希望,也成就了他们健康自信的人生。

  2015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教授一行到昌都旅行,在洛隆县沿途偶遇不少大骨节病患者,病患脸上的愁容让“大”医生们的心灵深受震撼。随后,他们组织起一个医疗公益团队(包括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专家),利用节假日在洛隆县开展大骨节病流调、筛查、义诊、病区标本采集、防治知识宣传、防治措施培训等,一年三五次,攒够公休假就结伴而行,六七年里风雨无阻。

  2016年,福建援藏队从林芝移驻昌都后,获悉“大”医生们的作为,立刻跟进、积极协调,促成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在昌都市设立关节病诊疗中心,常态化建立起大骨节病等影响群众脱贫致富的地方病巡诊义诊和治疗制度。2017年,林剑浩公益医疗团队与洛隆县签订为期5年的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到2020年底,医疗公益团队累计义诊群众5500余人次,完成对43名儿童生命体征监测,发放各类药物价值15万余元,开展业务培训130余人次。2019年8月开始,在医疗公益团队支持帮助下,洛隆县累计完成63人82例膝髋关节手术置换。巴桑就是这82例关节手术置换的大骨节病患者之一。

  63位患者中,受病痛折磨最长的超过20年。在接受林剑浩医疗公益团队手术治疗后,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精神面貌彻底改观,拄拐的扔掉了双拐,原来有手艺的重操旧业,有的还当起了“干部”。60岁的夏达卡,2019年手术后腿直了,2020年仅靠木匠手艺挣到9100元;中尼村的郎比,十几岁查出大骨节病,2020年8月接受手术,3个月后,他像“做了一个梦一样”,重返健康,生活自理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开的小卖部一年创收15000元;才旺,之前只能卧床,到北京手术后,生活自理,能做家务,帮助女儿带孩子,2020年村里村民小组改选,他当选为村民小组组长!

  由援藏工作队、专业医疗团队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开展的对大骨节病、先心病等地方病、常见病的有效干预和防治医疗救治,不仅帮助病患康复,还使患者走出家门,实现自己、自家“富起来”,甚至助力其他人“富起来”,共同创造幸福生活。这不仅仅是救治了某个人或者某个家庭,更是让整个村镇全域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让全体村民由内到外、全身心“站起来”,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这些干预和救治,不仅仅是救死扶伤,更是通过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扩容下沉,体现出国家的关怀和温暖,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三五”以来,福建医疗对口援藏累计向昌都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资金3.8亿元,协助推进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对口县医院、乡卫生院以及车载流动医院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成功助推4个对口县人民医院全部完成创建“二乙”目标。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在基层看大病、治重病难的问题,主动帮助基层医院恢复或创建多个诊疗科室,创建西藏首家妇幼健康“两癌”筛查病理中心、昌都市首个全功能远程病理诊断平台,继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在昌都设立关节病诊疗中心后,协助林剑浩团队招募世界先进骨科机器人公司来昌都,完成首台机器人+5G膝髋关节置换手术,既解决当地人才不足问题,又为5G找到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应用场景。

  通过福建省医疗对口援藏,近年来,昌都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入院分娩率明显呈现“两降一升”,大骨节病患者数量无新增且逐渐下降,切实减少了群众“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洛隆县博织利民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向巴在操作电子刺绣机刺绣帐篷上的花纹图案。陈卫国 摄

  将唐卡与漆画嫁接 开拓扶贫新路径

  “大漆色泽温暖,具有年代感,不怕水,可触摸,易保存,可以赋予唐卡更多可能性。”2019年,通过参加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成功探索出唐卡与漆画“嫁接”的昌都唐卡画师仁青郎加,仅仅一年就带着自己和学徒的作品,走进厦门文博会、上海进博会,不仅让唐卡漆画快速获得市场认可,还让世界重新认识到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碰撞,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能量。

  2019年,仁青郎加创作的唐卡漆画《指小路尊者》被福建省艺术馆收藏;2020年8月,《布达拉宫》《观音菩萨》《绿度母》等作品相继售出,80厘米高、60厘米宽的《绿度母》被售出4万元。在厦门文博会上,他指导学徒创作的12个唐卡漆画木圆盘,只有手掌大小,却在刚刚摆上展台就被抢购一空,每件卖到4000元!

  2016年6月,“福建省农民画创作群体漆画技艺实验班”开班,让20位漳平农民画画师成功跨界,农民画、漆画两相结合,不仅孕育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农民漆画,也创造出一种新的精准艺术扶贫模式,受到全国农民画创作群体欢迎。受此启发,2019年福建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挑选10名唐卡画师,举办了“闽藏漆画技艺培训班”,尽管因为各种原因5位画师中途退出,但半数画师与后补学员创作的20幅唐卡漆画作品在第五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期间亮相昌都市博物馆,受到一致好评。仁青郎加不仅有作品参展,还在展场“现身说法”,为观众讲解作品创作过程。

  参观人群中,来自贡觉县的西绕尼玛是西藏自治区一级唐卡画师、工艺美术大师、昌都市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不仅专精唐卡,还对制作藏香、藏文书法、矿物质颜料、国画等都有涉猎。他一边细细观摩这20幅作品,一边啧啧赞叹:“艺术是共通的。用漆的语言来表现,让唐卡有了新的生命力。”2020年5月,听说昌都市要举办唐卡漆画培训班,他兴奋地报了名。在福建导师的指导下,他创作了《贡觉三岩民居碉楼》《昌都解放纪念碑》等作品。

  同期学员中,同样来自唐卡世家的白玛旺青,肩负家族厚望,被父亲委派而来。2019年,白玛旺青的父亲学到半途,家中突然接到《格萨尔王与三十大将》的唐卡长卷订单,不得不退学回到江达县家中主持绘制工程。这次,他把儿子白玛旺青、学徒桑培和尼玛布派来学习,自己带着46个学徒继续完成订制唐卡的绘制。“父亲对唐卡漆画很支持,要求我们认真学,学成后再传授给他本人和更多的学徒,”白玛旺青说,“我和父亲觉得,创作漆画比传统唐卡快,也会赢得新的市场,能带动更多学徒增收。”

  仁青郎加主动担任这次培训的本地导师,负责一个小组8名学员的教学,并随时客串其他福建导师与学员间的“通司”(翻译)。对那些初次接触唐卡漆画的学员,仁青郎加不仅耐心解说,还拿出自己的成品,让他们直观感受。他说,“我是唐卡漆画的探索者和受益者,有责任去宣传推广它。”白天教学,晚上创作,完成《十八军筑路》唐卡漆画的他,准备筹办唐卡漆画工作室,以引领更多人学习创作唐卡漆画。“传统唐卡更注重取材的原典性,强调‘复制’;唐卡漆画具备更广阔的取材空间,强调‘创造’。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带着原创唐卡漆画进军全国美展。”

  2020年6月4日,福建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福建省艺术馆、昌都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福建非遗之花高原绽放”唐卡漆画跨界碰撞连线直播,更是让40万网友“走进”昌都市首届唐卡漆画技艺培训班,通过线上观看西绕尼玛、白玛旺青等38位学员的唐卡漆画创作过程,让福建省和昌都市更多的群众了解唐卡漆画,特别是吸引到一批中小学生,培养了他们对祖国非遗文化——唐卡和漆画的兴趣和鉴赏力。

  唐卡漆画在昌都发芽、生长,使唐卡与文创产业、旅游业结合更为紧密,促使西藏唐卡画师视域更宽,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唐卡学徒快速学成加上漆画的市场热销,使唐卡漆画为西藏精准脱贫再添新路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福建援藏工作队把昌都和福建两地文化产业深度对接的大胆创新,为昌都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输入了新的血液,也为昌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活用沿海新发展理念“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福建援藏工作队利用沿海“风气”之先,贯彻新发展理念,针对昌都市实际,活用“福州模式”“厦门经验”“龙岩经验”等,开创出诸多精准扶贫模式,不仅让当地群众富了口袋,也让干部群众“富了脑袋”。

  如“小组团”模式中的“昌都藏香猪产业小组团”,通过与福建供销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在昌都八宿县等地建立藏香猪养殖场,以藏香猪的保种、扩繁、屠宰、加工、销售为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物流+市场”的模式,着力解决当地冷链运输、屠宰加工、检验检疫等环节困难,让西藏特有的藏香猪批量进入福建市场。

  “智慧昌都建设小组团”则借鉴“数字福建”经验,打造昌都大数据云计算中心,让昌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电子政务、“雪亮工程”、平安昌都、平安校园等信息化工程实现跨越发展;“昌都预算绩效管理小组团”,充分借鉴福建预算绩效管理先进经验做法,推动制定市级方案,启动零基预算改革,完成重点评价试点15个项目、金额12236万元,有效盘活存量资金6613万元,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等。

  福建援藏队发挥队员专技优势,在“传帮带”中培养出一批各民族专业技术骨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如两次援藏的正高级教师刘斯,一方面建立教师发展中心,给老师开设讲座和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提升备课、设计教学方案等方面技能,使左贡县教育系统从此有了课题研究;一方面为学生们创建电脑应用社团,教学生电脑动画及图像处理技术,让他们从打字追剧转型到编程Flash动画设计。2019年,在昌都组织的两次授课比赛中,福建对口支援学校独占鳌头;2020年卡若二中考入其他省市西藏班的学生数量位列西藏自治区第一,相关教研成果成功入选中国第五届教育创新博览会,等等。

  洛隆县扶贫(泉洛)特色产业园区,是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洛隆工作组的成果,规划总面积83.11公顷,计划投资6亿元,2020年底已入驻11家企业,投资1.56亿元,解决240多个就业岗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四郎群培在这里开设了雍泽向巴合作社,雇佣村民生产传统藏香;画家才旺索朗在这里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向巴在这里用园区援助的最新机械完成刺绣,与二三十个村民一起缝制传统帐篷,销往整个青藏高原。每顶帐篷“只赚300元,多一分都不要”,与我们对话时,这个年轻的老总一脸质朴,笑容羞涩,目光坚定……园区与昌都经开区和泉州市相关园区的对接带来的招商引资、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等水平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本地和外省企业入驻,特别是当地农牧民的创业与创新,打造出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创业者与创新成果。

  福建援藏队对西藏的援建,除专业技术知识的直接交流外,援藏人才带来的创新意识、改革意识、管理经验等,都充分发挥了“授人以渔”的作用。特别是援藏队坚持联席会议、共同决策等机制,做好市县、镇村、部门之间的结对帮扶,同时研究推进“硬、难、重、新”工作行动,破解急难险重任务,寻求创新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经验。依托在数字经济、医改、项目审批等领域的“福建经验”“福建模式”,特别是“马上就办”的工作模式,再结合西藏当地的实际,在生态环境、园区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昌都群众的获得感更为厚实。

  征程万里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我们申报的是整个福建援藏队,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批次,而是25年来,9个批次,484人的援藏团队。这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里,是唯一的一个。”2021年4月10日,中国西藏网记者小组在西藏昌都市采访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魏东时,他十分骄傲地介绍,“从海拔十几米,到平均4000多米,一批批福建援藏人从东南沿海踏上雪域高原,迢迢千里,忍受缺氧考验,经历高原反应,过了身体关,还有心理关、语言关、政策关……我们时刻牢记‘缺氧不缺精神’,高质量完成了昌都市脱贫攻坚任务!”

  “按照中央部署,从2016年7月起,福建对口支援西藏的地区从‘西藏江南’林芝调整到‘藏东明珠’昌都,并分别安排福建省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市对口援建八宿县、厦门市对口援建左贡县、泉州市对口援建洛隆县、漳州市及龙岩市共同对口援建边坝县。2019年7月,我们第八、九两批援藏工作队按计划顺利轮换交接。‘十三五’期间,我们总计投入援藏资金12.7亿元,比原计划增加63%,协助引进紫金矿业、海螺水泥、成功红葡萄酒基地等重点项目,提供就业岗位超4000个;牵头建设首个国家级双创平台,为107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岗位;协调国家级名医为360多例地方病贫困群众免费治疗,创新引进‘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减少‘因病致贫’;与福建45所学校结对共建,培训教师1.7万人次、资助学生4.7万人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闽筹建11个昌都特色产品展示馆,实现消费扶贫9000多万元。我们对口支援的4个县全部成功退出贫困县,福建援藏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援藏教师刘斯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援藏队员朱辉龙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奋进易地搬迁干部’。”

  “对口援藏体现的是党和国家的关怀,承负的是乡村振兴,铸牢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援藏工作队在党和西藏各族人民,在国家与受援地区,在共同体与个体之间,架起了畅达温暖的金桥。”魏东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剑浩医疗公益团队”主要成员姚宇总结说:“援藏工作队是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决定力量,中央对西藏有大量的好政策,但这些政策如何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援藏工作队的同志们可以帮助当地干部迅速理解与贯彻落实;援藏工作队是民族团结的桥梁,援藏队员可以及时向东部地区传递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使边疆人民获得最恰当的帮助;援藏工作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对于几十年前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西藏人民来说,如何快速理解现代社会,援藏工作队的行为举止、处事习惯,给他们提供了参考。”

  自1994年对口援藏政策确立、实施起,近30年里,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家机关、有关省市、中央企业已先后选派10批次12000多名干部援助西藏工作,并形成了以干部人才援藏为龙头,经济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业援藏、就业援藏以及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等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援藏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对口援藏共投入援藏扶贫资金171亿余元,实施援藏扶贫项目2311个,推动其他省市 284 个县区与西藏的县区、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助 23 万余名群众脱贫。以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为例, 3年来累计实施627个民生项目,发动社会各界向西藏捐款捐物4亿多元,助困助学1.8万余人,结对帮扶群众3215户。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施乡村振兴……雪域高原的巨变,处处留下援藏干部人才和西藏各族群众心手相牵的身影。

  援藏人员的前赴后继,推动了西藏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了西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了西藏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了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