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4 > 纪念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120周年主题展 > 历史回声

访谈录:抗英失败后江孜成为外国商品倾销地

2024-07-01 《纪念江孜抗英斗争110周年采访录》

  我叫曲吉,今年77岁,是个在宗山脚下出生、长大,土生土长的江孜人,我的丈夫已经去世了,他叫平措杰布,在17岁时入了党、参加了革命工作,是一名国家干部,曾担任过江孜县防疫科科长,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丈夫去世前曾对我说过,哪怕我死了政府也不会亏待你和孩子,共产党是讲信用的,不会让你穷着过日子。现在,我和小女儿住在一起,搬到了小女儿刚建的新房,生活过得很幸福,但是我还是很眷恋以前那栋房子,那里有很多我已故丈夫奋斗一生的美好回忆,那种回忆总是浮现在脑海,真是历历在目啊!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不曾见过英国侵略者,但我家的先辈也像其他江孜百姓一样参与过当年的抗英队伍。小时候听父亲说,在藏历木蛇年(1904年)英军在江孜实施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英军的猛烈炮轰和进攻下,江孜宗山不仅失守还牺牲了很多同胞。当时宗山堡上布置的两门大土炮在危急关头却无济于事,只能依靠简陋的装备拼死拼活,靠坚强的意志顽强抵御,最后在力不从心、无力抵御的情形下英军才占领了宗山,据说最后剩下的藏军勇士不想落人英军手里便跳崖殉国。他们跳崖的地方就在宗山的西面,是个很陡峭的悬崖。英军占领江孜后,抢走了寺庙和百姓的好多财宝,还玷污了这边的妇女。不仅如此,英军在乃宁寺对藏军和僧人采取了血腥的屠杀,当时乃宁寺变成血流成河的情形在民间也有传扬。类似好多事情曾经听父亲说起过,但那时我年纪小、不懂事,现在已是这把年纪了,很多情节都忘掉了。

  我的老家就在江孜老街上,对1959年前宗山周围的街市十分熟悉。我认识的一个叫古培啦的尼泊尔喇嘛,他住在我们家隔壁,在他家旁边也住着其他尼泊尔人,如啊久农嚓啦、恩扎马啦、罗卓啦等。和平解放前,在这边的老街道周围一共有7位尼泊尔商人,我小的时候每当过节日他们总穿盛装,其中有个叫哈罗的人是厨师,他喜欢做饭,还记得有道菜是在白萝卜上分别涂上几种颜色然后切着吃,切的时候嘴里总是念念有词,好像是在诵经,听说这跟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系。那些尼泊尔商人经营的大部分商品是布料,其中不乏不丹产的亚麻布、意大利的羊毛布料等。除了布料,他们经常进各种印度、尼泊尔等国的食品,包括像压米片、炒米、糖果等。当时市面上流通和使用的货币全是旧西藏地方政府发行的钱币,有白章嘎、松港、雪港和奇界等不同的面值。老街前面有卖肉的商贩,而它后面是做糟粑买卖的商人。这些商贩全部收摊后,除了做青稞买卖的,其他商铺就会关门停业,但一些小饭馆还继续开门营业,他们主要卖肉包子、碱面、面疙瘩和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