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12月的北京白雪皑皑,冬日的阳光为纯净的积雪洒上金黄的色彩。天安门广场上,一排鲜艳的红旗招展,在风中发出猎猎的声响。在广场的南边,毛主席纪念堂前的排队人群络绎不绝,人们手拿着白色菊花,安静有序地等待着步入堂内。冬日没有阻挡人们前来瞻仰的信念,这样的热情与一个特殊的日子关联着——12月26日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日子。
图为天安门广场上迎风飘扬的红旗 摄影:王妍丹
记者和人群一起,手持着鲜花,脱帽有序地进入了毛主席纪念堂。将鲜花放在纪念堂大厅正中间的长桌上,簇簇白菊高洁,人们抬头就能看见高大的毛主席白色坐像。伟人的坐姿亲切而熟悉,透过雕像,仿佛能看见人民领袖在谈笑间指点江山的风范。
从左右两边的通道缓缓步入正厅,灯光暗了下来,现场安静而肃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心情开始在胸腔起伏。肃穆庄严的氛围十分令人清醒,从通道进入正厅大门的那一瞬,就看到了水晶棺中的身影,泪水瞬间就涌入了眼眶。目光里,毛主席身披国旗,遗容安详。我们绕着水晶棺缓缓前行,双眼始终望向毛主席的身影,直到出口的地方也不舍得移开目光。在这种极致的安静里,却前所未有地贴近感受到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历史,这是靠近历史伟人带来的真实历史感受,这是靠近人民领袖带来的厚重体验感。
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出口处,人们或在认真书写留言,或在门口合影留念。人群一波一波地往外扩散,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人对毛主席的特殊情感和深深怀念。
图为毛主席纪念堂的出口处 摄影:王妍丹
在出口处,带着孩子的李女士在瞻仰结束后,让孩子把小脸蛋露出来跟“毛主席纪念堂”几个大字合影留念。她轻声跟孩子嘱咐道:“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们好好合影,等你长大后就知道了。”十几年前,李女士就独自来过毛主席纪念堂,她至今仍记得当时瞻仰时的感受,“毛主席给我的感觉特别高大,没有离我们而去的感觉,好像很真实地在那里陪着我们大家。”十几年过去了,李女士又带着自己的孩子从福建省福州市来到这里,她认为这也是某种“传承”。
说着一口湖南方言的刘老先生向记者热情介绍道,他和老伴早早就惦念着毛主席的130周年诞辰,专门从湖南省郴州市赶来了北京。刘老先生自豪地说:“毛主席是从我们湖南走出来的,他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他是世界的伟人。他为了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信仰牺牲了很多,我很敬佩毛主席的一生。我们现在的人更要认真地建设伟大祖国,为人民做一点贡献啊。”
出身军人世家的丁先生每年都会从安徽省亳州市出发,专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向记者介绍说,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全家的一种习惯。“我们每年都来,除了疫情时期之外,我们没有间断过。我家的哥哥、嫂嫂、叔叔等都是军人出身,从小家里就挂着布制的毛主席画像,心里一直非常敬佩。”丁先生表示,每年来毛主席纪念堂瞻仰的心情是很相似的,“就像看着自己的亲人躺在那里一样,有一种亲切和悲哀之情。到了北京,我们其他地方可以不去,但必须来毛主席纪念堂。我就希望毛主席的在天之灵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太感谢他了。”
“130周年了,毛主席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历史时期,带领我们全体中国人走向了胜利。130年过去了,可我们这些晚辈对他却更加敬仰。”来自江苏省启东市的蔡先生感慨道。
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诞生在中国湖南湘潭的韶山。母亲疼爱地唤他“石三伢子”,老师同学们亲切地唤他“润之”,他在青年时期就能够面对橘子洲头的滚滚江水喊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一身布衣,一双草鞋,他从韶山冲出,毫不回头地踏上了为中国人民求解放、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道路。毛主席的壮阔一生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他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共同缅怀人民的好领袖,我们伟大的毛主席!(中国西藏网 实习记者/王妍丹 记者/吴建颖 王智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