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专题2022 > 援藏工作 > 一线聚焦

重庆与昌都建立全天候不间断心电诊断联系

2022-08-22 重庆日报


2022年3月,丁青县人民医院安装心电诊断联系设备后,组织相关人员接受培训。(受访者供图)

  8月中旬,在昌都市芒康县人民医院,一名37岁的男子因“胸闷胸痛”前来就诊,并做了心电图。13分钟后,该院和昌都市人民医院就同时收到了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大附一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发来的诊断报告。报告显示:该患者“右室壁心肌梗死”。

  随即,昌都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务人员启动线上会诊,结合患者各种症状,明确给出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诊断结果。芒康县人民医院立即派出救护车,将该患者转运到昌都市人民医院,立即进行手术。经手术抽取血栓并置支架后,患者转危为安。

  该患者的成功抢救,离不开重庆援藏背景下,渝昌两地利用医疗互联网技术共享优质资源之举。

  事实上,自2021年8月昌都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全面接入重医大附一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以来,后者已为昌都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累计提供了超过18000份心电报告。从上传心电图到提供准确的心电诊断报告,最长时间不超过33分钟。

  通过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联系机制,一张张心电图从昌都各地实时传到重庆,由重医大附一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16名心电图诊断医师进行专业诊断,诊断完成后再传回昌都,实现了重庆与昌都的全天候24小时远程心电诊断,让藏东地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其他省市优质医疗资源。

  这一改变,与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干部、重医大附一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原昌都市人民医院院长蒋迎九有关。

  蒋迎九告诉记者,高海拔地区因为缺氧、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高血压、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从而成为冠心病等病症的高发区。然而,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专业而精准的心电图诊断,在过去的昌都是“不可想象的”。

  昌都地处藏东地区,地广人稀、山高谷深,不少藏族同胞从家里到昌都市看病,花在路上的时间也要两三天。此外,即便是在昌都市人民医院,心电诊断技术力量也不足。

  “要把存在危急状况的心电图读准,也很难。”蒋迎九解释,昌都当地从事心电诊断的人不多,专业能力也较为有限,但是“重医大附一院正好有这个优势”。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作为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干部的蒋迎九刚到昌都,便立即行动起来。

  他先是向重庆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牵头医院——重医大附一院汇报,获得明确支持后,又于2021年8月组织完成了昌都市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与重医大附一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的全面对接。在2021年3月至11月,他又积极与昌都市卫健委对接沟通,抽出时间挨个走访芒康、察雅等多个区县,和当地医院、村卫生室等达成合作,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建立联系,积极解决设备、经费等问题。为让乡、村级卫生机构更好地掌握使用技巧,蒋迎九还专门带着专业队伍,手把手教当地医生使用相关设备。

  如今,昌都市人民医院不仅与重医大附一院建立了全天候不间断的心电诊断联系,也在芒康县、丁青县、边坝县、察雅县的4家县医院,纳西乡、类乌齐镇、郭庆乡的3家乡镇卫生院,达龙村、巴普村、孜荣村的3个村卫生室,建立了远程心电诊断示范点,建立起了远程实时共享、及时提供精准诊断的协作关系。这意味着,在这些地方就诊的群众,都可以免费享受到重医大附一院出具的诊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