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学习在高原 >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新闻路上话初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2022-11-19 中国西藏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工作导向,才能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最朴实、最根本的问题。

  为了谁?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鲜明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进入新时代,“为了谁”这一问题仍然是我们党的文化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要解决好“为了谁”这一问题,就要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进。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通过对人民群众火热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更新知识观念,采写带着露珠、沾着泥土、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


图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一户人家茶几摆设 摄影:闫洁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做一篇藏族百姓如何打酥油的手绘作品,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时,一位藏族同事打断了我们。同事说,使用木桶手工打酥油的传统方式耗时费力,现在藏族老百姓家中基本都使用电动牛奶分离机制作酥油,非常方便。听完他的一番讲解,我们因知识老化颇感惭愧,恨不得马上就走进“百姓家”,听听“百姓话”,干干“百姓活”。这位同事还告诉我们,现在网上经常传播一些照片,照片中的藏族牧民单穿着一件破破旧旧的羊皮袄、面部黝黑似乎很久不洗脸。这样的老照片让读者误以为这就是现在的藏族牧民形象。其实,和所有人一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牧民们都喜欢干净,穿戴整齐,早已过着体面的生活。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报道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图为傍晚时分,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拍摄的民居院落 摄影:闫洁

  依靠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发展健康快速,社会事业繁荣进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的。增进世界对西藏的了解认识,书写立体真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就要与西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书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从火热生活中获得滋养,提升新闻作品的“共情力”。


图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克麦村村民秋收 摄影:闫洁

  近几年,在一次次深入基层的采访中,我们走进普通农牧民家中,看见勤劳的阿妈织出彩虹般的邦典,酿出香飘四溢的青稞酒,捻出一缕缕结实的毛线,织布染色,给自己做上一件漂亮的藏装;看见老百姓秋日里热火朝天、喜庆丰收,临近年末,购年货、贴春联,吃古突、送祝福,欢度新年;看见农牧民合作社的手工艺人们,在流畅的配合、默默的坚守中熟练地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金银铜器、藏香、六弦琴、藏刀、唐卡……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通过网页、海外社交平台及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传播。


图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藏香专业制作户次仁多吉老人家刚制作的藏香 摄影:闫洁


图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唐卡艺人正在绘制唐卡 摄影:闫洁

  “西藏真是一个好地方”“感谢分享”“在网上看到自己的家乡,特别亲切”……收到网民们一件件的回复、一次次的互动,我们欣喜万分,同时深知决不能因此满足,还要继续努力。


图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杰德秀镇藏族阿妈在捻毛线 摄影:闫洁

  一件件新闻作品,成为传播立体鲜活西藏的一个个窗口,又带给新闻记者别样的幸福感,这是新闻作品的力量,但归根到底是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赋予传播内容以活力,获得受众的共情。

  图为西藏自治区山南贡嘎县杰德秀格桑围裙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手工艺人正在给丝线染色,染色后的丝线用来织邦典摄影:闫洁

  我是谁?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要求大家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他说,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图为在西藏采访调研路上拍摄的牛粪饼,是很好的燃料 摄影:闫洁 

  2022年11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23个记者节,欢庆属于媒体人自己的节日,享受“无冕之王”的美誉。同时,不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殷殷期许,深刻体会“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业务素养,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通过人民赋予的采访权、报道权,兑现人民的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深入基层、融入人民,把人民的声音传递给党和政府;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和政府的好声音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图为在西藏采访调研途中遇到一户人家院外的小牛 摄影:闫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党的新闻工作者要自觉树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人民立场,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有温度、有思想的作品,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闫洁 作者系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主任编辑)

  图为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调研采访时,受到一农户主人热情招待,品尝自己制作的酥油茶 摄影: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