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理论

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5-09-19 青海日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硝烟弥漫的大地上,无数中华儿女以一腔赤诚迎战铁蹄践踏的黑暗时光,他们以流血牺牲换得山河新生,以无惧无畏点亮独立明灯,书写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抗争、从抗争走向胜利的壮丽篇章。今日之和平,源自彼时之血火;今日之复兴,亦承彼时之志骨。我们深切追思抗战英烈们的卓越功绩,铭记那一代人的担当与奉献,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道路。

  浴血奋战卫山河,抗战烽火铸辉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侵略的一次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抗战、团结各阶级力量取得的辉煌成果。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带领全国人民共赴国难,书写了不朽篇章。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鲜明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抗战的长期性、艰苦性与必胜性。战争初期,面对装备精良的侵略者,中国军队一度损失惨重。毛泽东准确研判敌强我弱的形势,灵活运用游击战方针,使党开辟、领导的敌后战场迅速壮大,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抗战胜利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民族意志的胜利。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地游击队之所以能在平型关、百团大战等战役中多次重创日军,正是由于抗日根据地群众积极支前,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人民群众是抗日战争赢得胜利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旗帜,发动全民抗敌,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色文化扬正气,革命精神耀千秋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红色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成为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也充分展现出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以及中华民族在苦难中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多次强调文化工作的革命性质。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革命文化建设,宣传抗战精神,激发民族意识和革命信仰。延安成为红色文化的中心,吸引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用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形式传播抗战理念,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为革命文艺指明了方向,推动抗战歌曲、战地戏剧、漫画等广泛传播。《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作品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强大力量。

  红色文化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上,更深植于人民群众思想之中。革命根据地广大干部和战士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政治觉悟,使红色文化成为增强军民团结、夯实抗战堡垒的重要精神支撑。

  薪火相传踏征程,初心不改兴伟业

  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精神永流传。抗战精神和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属于硝烟弥漫的年代,也贯穿于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成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必须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

  新时代,一是要加强红色文化的教育普及,把抗战精神和革命传统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近年来,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各地通过红色文化研学游、红色精神谱系主题展览巡展及网上展览等形式,高质量推动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进校园、社区、企业,让广大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革命精神内涵、感知红色文化底蕴。二是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赋予红色文化新的生命。通过VR、AR等科技赋能抗战故事讲解,搭载影视剧、短视频、纪录片等文化作品作为传播红色文化平台。如《亮剑》《归队》《百团大战》《我们的山河》等一大批作品的成功,证明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广泛影响力。

  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国防建设及国际外交等领域,我们都能看到红色因素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并且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以史为鉴谋复兴,砥砺奋进谱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纪念抗战胜利,不只是缅怀峥嵘岁月,更是要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把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为在新时代作出贡献汲取养分智慧和奋进力量。

  历史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信念、以史为鉴,从抗战精神中述往知来、资政育人,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不断凝聚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走好未来的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抗战精神,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历史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握好时代的“接力棒”,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抗战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焕发出新的伟大光辉。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