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涤荡了积弊多年的沉疴痼疾,开启了我们党作风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十年磨一剑,中央八项规定已从一项具体规定升华为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内核,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宝贵财富。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重要论述作为重中之重,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确保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培元之举。
一、探本溯源: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意蕴与核心精髓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深植根党的性质宗旨与使命担当之中,熔铸于党自我革命的历史洪流之中。其生命力首先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涵盖精简会议文件、改进调查研究、厉行勤俭节约、规范公务接待等诸多方面,每一项要求都精准指向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顽疾,核心要义在于破除特权思想与行为,重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充分彰显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是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脱离群众这一根本政治立场的生动写照。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闪耀着全党敢于自我革命的锐利锋芒。它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徙木立信”的勇气与决心,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有力印证了一个真理: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冲破了所谓“官场惯例”的束缚,展现出党勇于直面问题、修正错误的非凡政治勇气与历史主动精神,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开辟了广阔道路。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改革精神管党治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着党员干部以上率下的关键密钥。其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党中央从自身严起,中央政治局同志率先垂范,形成了强大的“头雁效应”。这种“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示范引领,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以层层传导、落地生根的根本保障。它深刻揭示了领导带头在作风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破除“破窗效应”、树立行为标杆的关键所在。
二、深学笃行:在学深悟透中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
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必须持续深化学习领悟,在常学常新中汲取智慧力量。首要之务在于每个党员要系统把握其理论体系与实践要求。不仅要反复研读中央八项规定原文及其配套细则,更要深入学习党中央围绕作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战略部署。要深刻理解其反对“四风”的坚定立场、密切联系群众的本质要求、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及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导向,将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非孤立条款,把握其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维度。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于我们党作风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去审视,理解其是对古田会议、延安整风等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发展。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感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来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焕然一新。更要着眼新征程面临的风险挑战,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
学深悟透要落到改造主观世界与提升党性修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自觉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鉴,经常性地对照检视自身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要深刻反思是否存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是否存在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是否存在特权思想与侥幸心理等问题。通过深刻的自我剖析与思想洗礼,不断掸去思想灰尘,校正行为偏差,锤炼坚强党性,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融入血脉。
三、知行合一: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学深悟透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磅礴伟力,精准转化为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生动实践。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荡涤政治生态之浊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如同侵蚀政治肌体的毒素,若不及时清除,必将导致政治生态恶化。纠治“四风”,要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精准识别、露头就打。紧盯关键节点、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严肃查处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使用公车、滥发津补贴等顽瘴痼疾。坚决整治政策执行中的一刀切、层层加码,检查考核过多过滥、过度留痕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以及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等官僚主义表现,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
牢固树立实干导向,厚培政治生态之沃壤。“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政治生态的清明离不开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良好氛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党员干部务实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应落实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件等要求,助党员干部摆脱形式主义,深入基层一线,掌握实情,制定可行方案,推动事业发展。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迫在眉睫。拖延敷衍贻误发展、损害民利,党员干部要有紧迫感与使命感,迅速行动、真抓实干,解决群众难题。健全科学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是树立实干导向的保障。要摒弃重形式、数字的考核方式,构建以实绩为核心的体系,为实干者撑腰,抵制“材料政绩”“数字政绩”,形成实干者受尊重的正确导向,厚培政治生态土壤。
织密扎牢制度笼子,构筑政治生态之坚盾。作风建设的长效巩固,要靠科学完备、刚性约束的制度体系。要持续深化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配套制度的“立改废释”,使其更加严密、更具操作性。重点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健全财务预算、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因公出国(境)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推动作风建设制度与党内法规体系、国家法律体系有效衔接,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问责追责,对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确保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它已成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为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弘扬清正廉洁文化,涵养政治生态之源流。政治生态的净化,离不开健康文化的滋养。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基因,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教育形式载体,讲好新时代廉洁故事,运用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身作则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抵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尚洁、抵制歪风的浓厚氛围,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从思想源头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让清风正气充盈于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穿越时空的实践伟力,成为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新征程上,唯有持续学深悟透其精髓要义,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营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新气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作风保障。
(作者为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