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理论

忽视安全的门把手不要也罢

2025-05-15 四川日报

  5月8日至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让大众目光再一次聚焦到遭人诟病的隐藏式门把手。

  近年,一些新能源车交通事故导致车门断电或电控系统受损,造成隐藏式门把手弹不开、车门打不开的新闻屡见不鲜,给外界救援带来极大阻碍。除开事故,平日里一些隐藏式门把手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一到冬天就被冰冻住了弹不开,有的则是反应过于迅速,经常夹伤手指。

  隐藏式门把手不仅问题多,花样还多:按压弹出式、电控弹出式、触控感应式……部分新能源车企美其名曰“仪式感”“交互感”,甚至鼓吹“能降低风阻”,但掩盖不住其安全隐患,也映射出背后整个行业的内卷态势。不仅是隐藏式门把手,方形方向盘、电子后视镜、屏幕换挡、全触控中控……各种科技噱头让人眼花缭乱。这些设计追求并非有错,但卷配置、炒概念不能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这样的设计若不能有效保障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那么不要也罢。

  这次在《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中,明确指出市场上的门把手工作原理和形式多样,但在应用中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断电失效、夹手等多个问题。通过强制制定“新国标”,破解汽车隐藏式门把手这些“痛点”,无疑释放出行业整改信号,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一步,更是为我国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对新能源车企而言,谁能够闻风而动率先做出改变,谁就能更好占领市场。在追求所谓的“高级感”时守牢安全底线,把安全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的全过程,这不仅是对车企自身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设计理念的纠偏和提升。在“科技感”与“安全性”冲突时,“安全性”必须拥有绝对优先地位。

  淘汰伪科技,倒逼真技术,规范好宣传,让发生事故时不再“望门兴叹”,让产品设计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把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融入技术基因,新能源车企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