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宗教建筑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宗教建筑中国特色推介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宗教建筑的中国化、历史与现状、艺术特点、社会功能、核心文化属性及其潜藏的社会价值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当天会议上,专家学者推荐了首批15处宗教建筑中国特色推介场所: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广东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江苏茅山崇禧万寿宫、北京东四清真寺、北京牛街礼拜寺、上海佘山圣母大教堂、河南嵩山中岳庙、河南洛阳白马寺、四川甘孜白利寺、福建莆田基督教堂、河北保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旧址、陕西西安楼观台和北京天主教南堂。
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表示:“建筑是典型的空间艺术,这些宗教建筑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而成为在时空中流畅涌动、无比美妙的‘交响诗篇’。推介这些中国特色鲜明的宗教建筑,是对中华文明的回归、发掘和弘扬。”卓新平说,首批15处宗教建筑中国特色推介场所中,有的是传统中华民族宗教精神世界的重要缩影,有的是与中国革命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伟岸丰碑,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灵性传奇,是特色鲜明的中华民族宗教建筑的典范。
本次会议上,播放了中国宗教学会制作的宣传片《中国特色寺、庙、宫、观、堂集锦》,相关专家作了主题报告。
当天,在西安曲江国际展览中心还举行了由中国宗教学会宗教建筑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的“首届中国宗教建筑文化艺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