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拉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民警帮助独行的学生穿过车流。记者 鹿丽娟 摄
图为拉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城东大队民警在拉萨市实验小学门口护送学生进校园。记者 鹿丽娟 摄
从校园里的趣味互动到高速路上的严格执法,再到城市主干道的三轮车整治,拉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多维度、精细化的安全治理策略,为日光古城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校园定制宣传——
安全理念植心间
清晨的阳光洒在达孜区中心小学的教室里,身着制服的交通警察用汉藏双语向小学生们抛出一个个生活化的问题:“未满12岁乘车能坐副驾驶吗?”“雨天出行穿什么颜色衣服更安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清脆的童声回荡在教室里。
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民警采用“理论讲解+高频互动”的模式,将枯燥的交通规则转化为简单好记的口诀。孩子们在“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追逐打闹”的琅琅跟读声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基本交通安全知识。
此外,民警还通过答题赠安全标语小礼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现场,学生举手抢答声不断,形成了“主动学、愿意记、努力做”的浓厚氛围。这种趣味互动式教学让交通安全知识不再停留在纸面上,而是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堆龙德庆区第二初级中学的操场上,初一新生们身着迷彩服,专注聆听民警的讲解。针对初中生出行特点,交警聚焦“实用技能”,详细讲解了步行、乘车和骑行的要点。
民警现场演示了自行车刹车检查、头盔正确佩戴方法,结合辖区发生的“学生骑车闯红灯剐蹭受伤”的真实案例,剖析“小疏忽”可能带来的“大危害”。民警还鼓励学生担任家庭“安全宣传员”,推动家校共护安全,将交通安全意识传递到每个家庭。
在西藏大学河坝林校区,拉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城南大队为大一新生带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第一课”。针对大学生外出骑行、乘车频繁的特点,民警现场播放了交通安全警示片,以直观震撼的画面展现常见交通违法行为的后果。
民警详细讲解了骑行不载人不逆行、不乘坐“黑车”、乘车系好安全带等要点,列举多起涉及大学生的交通事故真实案例,深入分析事故原因与后果。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让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小违法”可能酿成“大危险”,交通安全意识必须时刻绷紧。
拉萨交警通过这种分级式、差异化的安全教育策略,让交通安全知识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全学段,真正实现了交通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在不同年龄段学生心中种下交通安全的种子。
货车超长藏隐患——
严格执法消风险
日前,拉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速大队拉那中队在拉那高速超限站开展日常执法检查时,接连查获5起大货车超长违法行为。民警依托超限站检查设施,对过往大货车进行逐车核查、现场测量,重点排查车辆载货长度、宽度是否符合规定。
行动中,5辆尾部载货明显超出车身的大型货车先后驶入检查区域。通过仔细查验,民警确认这些车辆载货长度均超过核定长度的10%,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
“货车载货超长,会导致车辆重心偏移,在转弯、刹车时操控性下降。超出部分可能剐蹭到其他车辆,还易因遮挡后方驾驶人视线引发事故,高速行驶中若货物脱落,后果不堪设想。”执勤民警现场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时说。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民警对涉事驾驶员均作出“罚款200元、驾驶证记1分”的处罚,并将涉事车辆移交至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做进一步检测,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三轮车乱象整治——
执法宣传双管齐下
“师傅,您的电动三轮车没有悬挂号牌,还占用非机动车道售卖水果,既违法又存在安全隐患,请配合接受检查。”鲁定中路的执勤民警对一名占道经营的电动三轮车驾驶人说道。
日前,针对三轮车乱象,拉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采取“执法+宣传”双措并举的方式,规范辖区道路交通秩序。
专项行动中,拉萨交警采用“错时+延时”勤务模式,在早中晚高峰时段加密巡逻,对交通流量密集路段、商圈、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定点设卡+流动巡查”立体化管控。
针对电动三轮车安全性能差、防护措施不足的特点,民警引导驾驶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增强安全意识。这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许多驾驶人表示理解并配合整改。
从校园到道路,从宣传到执法,拉萨交警正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出行安全,为拉萨市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