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现代西藏

坚守岗位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2025-10-08 中国西藏新闻网

  当节日的欢歌响彻大江南北、团圆的氛围萦绕千家万户,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用责任与担当勾勒出最动人的风景线。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从高原铁轨到社区街巷,从能源前线到边境村镇,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守护着雪域高原的安宁与繁荣。

  昼夜坚守护通途

  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公司”)拉萨车务段那曲站,白玛拉增作为客运值班员,用她的微笑和热情温暖着每一位旅客的归途。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站台上,白玛拉增已经提前一小时到岗,开始她一天忙碌而有序的工作。她仔细检查候车厅的引导标识,擦拭服务台,确保便民医药箱内药物充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双节期间客流高峰运行,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白玛拉增眼中透着坚定。那曲站作为藏北高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双节期间单日发送旅客量较平日增长近三成。

  面对激增的客流量,她不仅要维持秩序、解答问询,还要帮扶重点旅客,任务格外繁重。

  “姑娘,我的身份证找不到了怎么办?”一位旅客焦急地询问。白玛拉增温和回应:“阿佳,别急,我帮您在手机上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一分钟后,她将手机交还旅客,并细心叮嘱:“这个二维码24小时内有效,不耽误您坐车。”

  看着旅客感激的目光,她笑着挥手告别,转身又投入到下一项服务中。

  夜幕降临,当最后一趟列车缓缓驶入站台,白玛拉增立即站到车门前,用藏汉双语耐心提醒旅客注意安全,帮助带孩子的旅客和行李较多的旅客。

  一天下来,服务台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服务事项:帮扶重点旅客12人次,解答问询200余次,办理临时身份证明18份。

  深夜的钢轨凉得刺骨,青藏集团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探伤车间技术员孙永佳和他的同事们借着头灯的光,对钢轨进行细致的检查。

  孙永佳将探测仪探头贴在轨面上,一寸寸缓慢扫视,眼睛紧紧盯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

  “双节期间行车密集,焊缝内部核伤、气孔、夹渣等可能出现的伤损,必须一一清除。”孙永佳一边调试探伤仪,一边细细叮嘱同事。

  从业十余载,“与夜色为伴、听钢轨心跳”早已成了孙永佳的日常。白天,强烈的紫外线晒得皮肤生疼;夜晚,大风裹着寒意往领口、袖口里钻。

  艰苦的环境没有阻碍创新的脚步,孙永佳总结出了手摸、尺量、镜照、校对、预判、求证的高原探伤“六步法”,在夜间作业中显得尤为精准高效。

  而在青藏集团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助理工程师景明德正紧盯着眼前几块不断刷新的屏幕。

  “K9802次列车运行正常,设备状态良好。”景明德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虽然工作量是平日的三倍,但想到无数家庭期盼团聚的心情,他和同事们便充满力量。“我们要确保每一趟列车都能准点出发。”他说。

  海拔4000多米的火车隧道旁,另一场守护正在上演。青藏集团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供电专修车间变配电专修工区副工长登增次仁正带领工友,背着沉甸甸的工具包,攀爬在陡峭的护坡上。

  “每一个螺丝都要拧紧,每一处接口都要确认接好。”登增次仁的声音在风中格外洪亮。为确保双节期间绝对安全,他们将关键设备的巡视频次增加了一倍。工具包里的每一件仪器都被擦拭得锃亮,一如他们守护安全的初心。

  正午时分,登增次仁和同事们正轮流吃着简单的午餐。“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这里的每一台设备都是我们的‘家人’。”他笑着拍了拍身旁的机器,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确保它们正常运行,就是我们的节日仪式。”

  社区巡逻筑平安

  在拉萨市公安局城关公安分局扎细派出所辖区,“石榴籽”巡逻队的队员们正穿梭在慈松塘路二手家具市场段,用他们的脚步守护着这片区域的安宁。

  这支由民警、商户、住户、物业、“双联户”、社区工作人员等多身份、多民族组成的巡逻队,自成立以来,就成了社区治安的“定海神针”。

  “近期一切平安,但也不能松懈!今日巡逻时间就定在下午4点。”9月29日上午,“石榴籽”巡逻队微信群里,队长马尕史刚发出消息,对话框就热闹起来。“同意!今天我让家人去接娃”“同意,正好今天不忙”……队员们纷纷响应,气氛热烈而温馨。

  这支巡逻队很特别,它的巡逻时间、重点巡查区域、具体工作方式,全由居民自主商议决定,真正把治理主动权交到了群众手里。

  “我们想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扎细派出所副所长李慧平解释道,“群众最了解身边事,有矛盾纠纷,他们熟悉双方情况,调解更有亲和力;发现安全隐患,会随手拍照发到群里;邻里间有烦心事,他们能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

  除了巡逻队,扎细派出所还创新成立了“红领巾接送园”,为没有及时被接走的学生提供休息和学习场地,充当“临时家长”;成立“扎西调解室”,让邻里纠纷、商户争执有了“说理的地方”。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件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李慧平坚定地说,“在我们这里,群众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我们所有服务也从‘不打烊’,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随叫随应,随找随在。”

  奋战一线保供应

  在西藏的能源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以坚守岗位向祖国深情告白。

  10月1日,华电在藏首个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在并网关键阶段,项目经理李宇连续多日驻守现场,确保电气试验与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双节期间,我们将在保障安全与质量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项目实现全容量投产。”李宇坚定地说。

  而在华电西藏DG水电站,运行值长杨卫锋正带领班组人员在满发状态下加强设备巡查。“10月2日20时40分,全厂高负荷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对各机组励磁变、中性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测温检查,设备无异常。”他在工作群中汇报着巡查情况,语气中透露出严谨与细致。

  作为运行值长,杨卫锋不仅要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还要组织班组人员加强设备巡查。

  在他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巡查要点:励磁变温度、发电机定子绕组、主变绕组、出线场……每一个数据都关系着保供安全。

  在全球海拔最高的华电琼结60MW风电项目现场,去年刚毕业的赵一芃迎来了在项目地度过的第一个国庆中秋假期。“我参与了风机基础施工、设备吊装准备等关键环节,很自豪。”赵一芃说,“假期虽然不能回家团圆,但我觉得,高原的月亮更亮、更圆。”

  戍边守土情更浓

  万家团圆的时刻,地处边境一线的阿里地区噶尔县扎西岗镇的基层干部,同样选择了坚守。

  清晨,扎西岗镇纪委书记朱加伦的手机屏幕里,传来远在云南的家人的问候。一句“节日快乐”让他的鼻头泛起酸意——这是他第十二个没能回家的中秋节。

  他说:“不是不想家,而是卸不下这份职责。”

  挂掉视频,朱加伦悄悄拭去眼角的湿润,转身提着一盒月饼走向镇政府的职工之家。即便不值班,他也记挂着节假日在岗的同事。“中秋快乐,大家辛苦啦!”一声节日问候穿透值班室的门,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朱加伦2014年参加工作,2019年来到扎西岗镇。从踏上这片土地开始,每个中秋节的月光,都陪他守过值班室、走过入户的道路。他常说,“小家”的团圆虽会期盼,但镇上的“大家”同样温馨。

  每年中秋节,镇里都会组织各种趣味活动,各族干部围坐在一起,热闹温暖。

  对于中秋节不能和家人团聚的遗憾,朱加伦总说“值当”。他见证了村民从破旧小房搬进宽敞明亮的两层小楼,见证了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乡村土路变成柏油路,更见证了荒坡空地有了随处可见的绿意。而这些变化,都藏在实实在在的发展里——截至今年5月,扎西岗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0.6%。

  从镇政府出来,走进扎西岗镇卫生院,院长西绕加措正带领医护人员忙碌着。

  双节期间,卫生院7名医护人员轮班,至少保证两人24小时在岗,为村民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输液室、护士站、远程会诊室等功能区划分清晰,B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噶尔县人民医院援藏专家可以随时通过系统开展远程诊疗。

  正午时分,大家在职工食堂一起吃月饼、品“团圆饭”。饭桌上的笑声似乎还未完全消散,朱加伦已提着带给群众的慰问品走向村口……(记者 达珍 洛桑旦增 袁海霞 旦增旺姆 鹿丽娟 张宇 王莉 见习记者 土旦仁青 通讯员 赵风斌 马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