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现代西藏

一秒都不舍得快进的西藏纪录片来了!

2018-01-10 中国西藏网

  1月3日,纪录片《极地》最后一集在多个平台更新完,豆瓣评分从9.2分涨到了9.5分。我们试图去这样描述《极地》 :

  这里是人口密度最低的陆地高原

  这里有挑战生存极限的严酷环境

  这里也有被额外眷顾的桃源秘境

  走遍西藏6个地区,73个县市

  行车里程超过赤道一周

  穿越雪地森林,驻守荒原村落

  遇见二十一个故事

  记录下藏区的日常

  从平凡中窥见智慧

  在普通人身上洞见伟大

  去世界的尽头追逐人生

  用生命的喜悦照见你我

  极地

  把远方 带回身边

 

  不去猎奇,不谈神秘,《极地》所记录的就是藏地日常故事。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就遇见了这些智慧。片子里,有在无人区生活的野生动物保护员、自封为“公主”的可爱奶奶、藏族的说婚人、壁画师、木锁匠人等等。极地人也是普通人,扮演我们都在扮演的角色。当我们思考他们为什么幸福的时候,这些智慧就可以透进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极地》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们挑选了《极地》中3个普通人的故事,还原出在这样一个最靠近天堂的地方,人们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多吉次巴——野生动物保护员

 

  多吉次巴是双湖县的野生动物保护员。他常年在普若岗日冰川附近巡逻,这座冰川的体量,仅次于南极和北极。

 

  没人比他更了解这里的动物。冰雪地里一头野牦牛死了,多吉一眼就认出“这是两年前失踪的那头”,停下摩托车跪在地上,用手指一节一节量牛角,在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写下这头野牦牛的年龄。

  在羌塘无人区,多吉次巴巡逻到哪里,帐篷就搭建到哪里,他有五个孩子,都在无人区迁徙的帐篷里长大。环境艰苦,一次,小儿子被开水烫伤,室外气温零下十度,最近的医院距离120公里,妻子只能用奶水帮孩子消炎止痛。

  尽管如此,多吉仍坚持让孩子学习知识,他的帐篷里挂着手写的汉语字母,不巡逻的时候,孩子们排成排,跟着他大声读“a、o、e”。

  新的一年快要来了,多吉闭着眼睛许了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来生还可以做人;第二个愿望是,孩子们都能好好上学,以后能找到工作就很好了;第三个愿望是,生活可以好起来,一点点好起来就可以,比原来更好,一是房子盖得更好,二是牛羊圈修得更牢”。

  多吉的战场是羌塘无人区,是无法言说的孤独,是来去无踪的动物,是他要保护的家人和家;对我们来说,这个战场是北京是上海是广州是深圳,是挤不上的地铁,是修改不完的bug与过不去的提案。生活的难题与困境,会不多不少永远相随,而用一个积极的自己去迎难而上,去把生活一点点变好,这是多吉次巴教给我们的事。

  白玛曲旺——电影放映员

 

  白玛今年19岁,是波密县的电影放映员。雨季来临之前,他要完成进山放映的任务。

  他要去河谷上游的八盖乡放映电影,顺利的话,他牵着马,穿越密林和山川,步行两天可以到达。那是一个只有八户人家的小村庄,村里人从没看过大幕电影,进入村子的唯一方式,是把自己拴在索道上,飞跃一条湍急的河。

  村长接到白玛要来的电话,高兴坏了,在电话里喊:“我马上找几个人飞过来帮你”。这大概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听到的最温暖的话。没有条件,没有迟疑,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简单纯粹。你从易贡走来放电影,我竭尽全力助你渡河。

  一条细细的索道,四五个人在村头拽,硬是把500多斤的马也运过去了,水声隆隆,马儿四蹄落地,村民笑得眼眯起来。

  当夜幕降临,这个如画般的世外桃源终于响起了《夏洛特烦恼》的欢笑。这个时刻,全村人聚集在一块儿,在黑夜里,在星空下,一起因同一个频率而快乐。我想,这部电影不管白玛看过多少遍,和村民一起看的每一次,都是最美妙的那次。

  这是白玛最享受的时刻,他喜欢电影,也喜欢为大家放电影。他曾经和朋友去过镇上,城市里,总感觉“好乱,好吵”,比来比去还是觉得更喜欢雪山、森林,每天都在河水农田里走一走很舒服。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心愿,“赶路的时候太阳不那么大就好了。”

  生活有多种形式,每种生活都不可复制。也许你是大富翁,也许你是穷光蛋,但只要是你自己的路,就把握好节奏,一步一步走下去。这是《极地》白玛曲旺教给我们的事。

  面膜奶奶——白玛曲珍73岁、次仁曲珍70岁、曲美卓嘎85岁,她们是65年的闺蜜 。

 

  曲美卓嘎从小是个孤儿,白玛曲珍丈夫早逝,次仁曲珍家境贫寒。

  她们脸上,最不缺的是笑容。这三位奶奶自封为“藏族三公主”,只要待在一起便叽叽喳喳斗嘴、打趣,然后笑对方,“哈哈,我刚刚跟你说什么你没听到吗”。

 

  她们一起采摘草药制作纯天然面膜,一边唱着“天上的公主你听我说”一边采草药,互相搀扶着上山下山,回到家里一起熬制,要加大火势便念叨着“啊,加点牛粪吧,牛粪王子”,烧火累了便喊伙伴“大公主你来搅拌吧”。

  药膏做好了,跑到马路上免费给过路人都涂上。太阳落山,三个人坐在一起吃东西,说自己的心愿,“能一起去趟拉萨就好了,然后后年、大后年、再加一年还能继续在一起”。

  最后,不忘给美丽的自己敬杯酒。

  他们生活在荒凉与极端中,从心底真正地接受——坚定、热爱、喜悦、幽默、执着、坚持——再收获满足。这是面膜奶奶教给我们的事。

  喜马拉雅的壮美山水,造就一种极端严酷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人与山林密切相依,生命的成败取决于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一种极简单的生活中蕴藏着非凡的智慧,生命有取得也有馈赠,有挑战也有敬畏,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对新世界的好奇与期望。世界日新月异,当人们忙于追逐物质生活的丰裕时,尚有一种可能,来自于从未与自然割裂的心。

  这是与草原呼应的狂野之心,这是在劳动中绽放的喜悦之心,这是懂得向内求索的心。

  极地人,极端生存环境、极致的生活勇气与智慧。(中国西藏网 综合/刘梦潇 文中图片均来自《极地》纪录片官方微博、微信;动图截取自央视网。)

  观看完整影片,请登录央视网搜索“极地”或复制链接至浏览器→http://tv.cctv.com/2017/12/29/VIDAcLshR56B1mp7tkSla1e01712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