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古道新风

甘肃省卓尼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

2025-05-23 法治甘肃网

  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卓尼大地上,蜿蜒的洮河串联起15个乡镇的烟火人间。这里,古老的藏式村寨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光彩,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活动火热开展,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不断上演。

  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交流活动、实施帮扶政策、强化法治保障等措施,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卓尼常开长盛。

  多元宣传 助推创建升温

  聚焦宪法宣传周、“5·23”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日活动、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大力开展主题普法和文艺汇演宣传活动……卓尼县始终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着力点,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推动创建工作持续升温。

  近年来,卓尼县立足本土文化创造性地推出了法治帮扶、银辉普法、送法进军营等普法新举措,累计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600余次,发放各类民族团结宣传资料5万余份、法治宣传品3万余份;举办法治讲座200余次,现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8万余人。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卓尼县充分发挥“卓尼之窗”“甘南司法”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累计登载创建工作动态信息70余条、小视频30余部、微动漫30余部、微电影1部、普法宣传片1部,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

  双轨培育 建强法治队伍

  随着“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工程的深入推进,广大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调解、法律渠道依法表达诉求。近年来,卓尼县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提升工程,同步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作,同时依托“线上+线下”双轨培训模式,打造“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

  目前,全县已培育“法律明白人”611名,“1名村居法律顾问培训N名法律明白人”模式实现全覆盖,为法治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精心组建起一支高素质法治宣传队伍;选拔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60名;招募普法志愿者120名;配备普法信息员60名……为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近年来,县委宣传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司法局联合发力,严格按照普法规划部署,以务实举措发挥各队伍专业优势与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提供坚实力量支撑。

  强化建设 筑牢法治阵地

  精心打造集教育性、观赏性、实效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长廊;通过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标语、名言警句、漫画故事等标识标牌,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走进卓尼县杓哇土族乡法治文化广场,内容丰富的法治长廊犹如一条文化纽带,将法治理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将法治信仰根植于群众内心,描绘出法治元素与生活要素深度融合的阵地建设新画卷。

  2024年,新建尼巴镇尼巴村、石巴村法治文化广场1处,杓哇乡法治文化广场兼主题公园1处……卓尼县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成11个法治文化阵地,设置100处法治文化宣传栏,建成128个法律图书室,为群众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近年来,卓尼县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及复查复核工作。同时,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有形、有感、有效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在打造“民族团结高地”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