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泸定地震发生后,甘孜消防救援人员背着受伤老人下山。图片由甘孜消防提供
火场一线,他们是不畏生死的“逆行者”;绝壁险峰,他们是攀岩救人的“蓝朋友”;日常生活,他们是为民服务的“守夜人”……在川西高原上,四川省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以下简称“甘孜消防”)用忠诚与责任,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
栉风沐雨,披荆斩棘。2018年消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甘孜州的消防事业也迎来跨越式“蝶变”。5年来,甘孜消防充分发扬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缺创新、偏远不缺干劲”的高原消防精神,聚焦“国家队”“主力军”职能定位,狠抓队伍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提质强能、埋头苦干,在一次次救援中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好“圣洁甘孜”忠诚卫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践守忠诚誓言 拓荒雪域高原
“我看到他了,看到他了!”2022年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甘孜消防海螺沟景区大队最先赶到震中磨西镇,在倒塌酒店的缝隙里,消防员朱刚救出四名受困者后,便匆忙奔赴下一个救援点。
“9·5”泸定地震救援中,哪里有危急,哪里就有甘孜消防的身影。舍生忘死的救援背后,是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是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甘孜州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高寒缺氧,干旱荒凉,自然条件异常艰苦。曾经,甘孜消防各队站营地条件也十分恶劣,周围枯草丛生,房间里外透风。
驻守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需要坚定的信仰与扎根精神。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缺创新、偏远不缺干劲。”2022年,学习“南泥湾精神”的口号在甘孜州各个队站喊响,一片片“消防绿洲”在雪域高原上拔地而起。为彻底解决用电难问题,全省最偏远、海拔最高的石渠县消防救援大队变身施工队,自行安装变压器,运土、植树、种菜,开拓出石渠县城里第一个“绿洲”。新龙县消防救援大队、雅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也自己动手,刮灰、抹墙、安锅炉,让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在新时代消防人身上得以传承。近年来,甘孜消防将80%以上新录用干部、任职交流干部选派到折多山垭口以西“关外”地区,把条件最艰苦、基础最薄弱的队站当作培养干部的“摇篮”。
“理论提升班”、“党课开讲啦”、“爱岗敬业研讨”、红色宣讲员比赛、党史学习小组……在党旗引领下,甘孜消防以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强根铸魂、凝心聚力。
“永做党和人民信得过、能放心、靠得住的忠诚卫士。”改革转制5年来,甘孜消防荣誉颇丰,支队本级荣获集体三等功1次,下属队站荣记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名个人获一等功,3名个人获二等功,64名个人获三等功。
强化纪律建设 锻造钢铁之师
2021年11月21日夜晚,海拔超4100米的康定市黑石城,2名被困山顶的游客发出呼救。接警后,康定市榆林特勤站消防员迅速出动,披星戴月、爬冰卧雪,徒步搜寻13小时,通宵营救。
极端条件下的成功救援,离不开甘孜消防持之以恒的纪律建设。改革转制以来,甘孜消防始终按照“两严两准”——实行严肃的纪律、严密的组织,按照准现役、准军事化标准建设的要求,提升作战训练、严明作风建设。
立足高原特色,甘孜消防打造廉洁文化墙,挂牌教育基地,开展集中廉政警示教育,通过一次次督查警示,确保日常执勤不松懈,重大救援勇担责。
强化作风建设,锻造钢铁之师。甘孜州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地灾、森林山火易发频发。针对“全灾种、大应急”救援要求,甘孜消防打造地震重型搜救、轻型救援、山岳救援、水域救援、交通事故救援等多支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各类技能专业培训、战训大讲堂和战例复盘工作,全面提升救援能力。
演练,是检验队伍实战能力、纪律作风的最佳利器。10月25日,一场模拟7.5级地震演习在九龙县呷尔镇举行,甘孜消防全力参与演练,综合检验队伍在废墟搜救、水上救援、堰塞湖处置、地质灾害处置等方面的能力,锤炼本领,更好发挥应急救援“拳头尖刀”作用。
5年来,甘孜消防聚焦地震、洪涝、滑坡、森林火灾等多个灾种,“常态化”开展演练与比武,通过“全要素模拟、全流程演练”,不断尝试新装备,检验新战法,推进救援机制创新升级。
如今,甘孜消防共有救援队站34个,各类消防车245辆,新增各类器材装备近17万件(套),实现消防救援力量布点均衡、全域覆盖。
赴汤蹈火救援 不惧向险逆行
“我喜欢甘孜的蓝天白云,想让‘火焰蓝’与其融为一体。”今年,甘孜消防泸定大队的老兵郭正富被应急管理部授予“一等功臣”称号。荣誉背后,是他十二年如一日坚守职责和超过千次的向险逆行。
“9·5”泸定地震后,郭正富利用绳索技术,连续拉拽49人到达安全平台,双手被鲜血浸透也不停歇。这样的场景,在甘孜消防的救援中不断涌现:在道路中断的得妥镇,8名消防员深入“孤岛”,走村入户一一排查,送去45吨救援物资;在几近失联的天池山村,16名消防员翻山越岭,徒步35公里,用担架转移81岁受伤老人;在山洪汹涌的青岗坪大桥,消防员砍木头搭便桥,守护29名群众成功渡河,展开了一场“飞夺泸定桥式”的救援……
“9·5”泸定地震救援中,甘孜消防先后营救136人,转移群众4790人,排查危房1395栋。救援结束后,120名消防员继续驻守灾区,全天候巡访排查,用责任与信心在残垣断壁中构筑出一道道安全屏障。
赴汤蹈火,使命在肩。每一次逆行背后,都是甘孜消防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拳拳之心。
“1·3”康定市新都桥镇草原火灾、“2·5”康定黑石城高寒高海拔游客被困、“2·16”九龙县呷尔镇山火……面对复杂的险情,甘孜消防攀高山、跨急流,披荆斩棘、冲锋向前,一次次战胜危难。
烈火真金,淬火弥坚。5年来,甘孜消防共接处警超2300次,出动力量超1.5万人次,营救被困人员2000余人,成功应对“6·17”丹巴泥石流灾害、“9·5”泸定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力护航甘孜州运动会、康定国际情歌节等重大活动,圆满完成“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林海行动·2022”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等多项综合演练,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竭诚为民服务 担负“守夜人”职责
高原苦寒,各种各样的灾种险情都会出现。竭诚为民,甘孜消防在看不见的地方,担起雪域“守夜人”的职责,防患于未然。
中秋节前,甘孜消防进入全州各处重点寺庙宣传消防知识,排查消防隐患。甘孜州寺庙众多,叠加气候干旱,用火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消防安全压力尤为突出。
5年来,一个个尽心尽责的防火故事不断在甘孜上演。在石渠县,消防大队防火干部忙碌一个多月,成功采集全县46座寺庙的消防数据;在白玉县,10多名消防员为亚青寺防火驻守半年,帮助亚青寺购置消防器材,并为全县35座寺庙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如今,甘孜消防已为全州513座寺庙建立消防安全档案,“一寺一策”精准管理,并为百余座重点寺庙提升消防设施,有效化解火灾风险。
竭诚为民,更在点滴日常。9月1日,一场消防安全“云课堂”在康定中学开课,消防员讲解安全知识,演示消防器材,在课堂上赢得阵阵掌声。消防安全进校园,甘孜消防已覆盖全州所有中小学。5年来,甘孜消防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上千次,发送各类消防安全提醒短信近1400万条,把消防安全知识扎扎实实地送到群众身边。
“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消防安全大检查”“村(居)民自建房、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通过一次次专项行动,甘孜消防集中整治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企业等场所的风险隐患,全面精准施策、靶向治理,有效改善了全州消防安全环境。
5年来,甘孜消防累计检查单位2.4万余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1.7万余处,责令“三停”120余家,用实际行动捍卫雪域高原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橄榄绿”到“火焰蓝”,甘孜消防初心未改,使命愈坚。
在新的征程中,甘孜消防全体救援人员将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主动回应新时代新要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接续奋斗,不断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雪域高原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