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写入规划蓝图。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西藏各族群众对住宅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基本的安居保障,对居住的安全性、舒适度、健康性和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5年10月29日正式发布了《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将于2025年11月29日正式实施。11月2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的出台及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问。

图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赵振宇
在过去一个时期,西藏住宅建设主要依据国家通用标准,这些标准在解决“有没有”问题阶段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住房容易出现堵、漏、吵、裂、臭以及存在线路老化、安防缺失、布局不合理、适老适幼设施不全等问题,特别是西藏还存在低压缺氧、严寒、干燥、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地震多发等多种极端环境因素复合叠加,对住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系统性、创新性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构建一套既符合国家要求、又具有西藏特点的好住宅技术标准。
《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从气候适应、文化传承、安全耐久、舒适智慧、健康宜居、绿色生态、长效运维六个方面,提出了174项具体技术措施,为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好住宅的设计、建造和运维提供统一、规范且具有引领性的技术依据。
第一,好规划、好设计,融入安全宜居新理念。《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提出了从被动抵御到主动防御,从建造安全到全生命周期安全、从物理安全到身心健康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精准定位高原环境核心痛点,采取系统性设计策略,提升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结合西藏高原独特的文化特征、生态适应性,注重城乡风貌的保护、尊重人文习俗,强调建筑风貌与地域文脉的融合,确保住宅建设融入而非破坏西藏独特的城市肌理、文化遗产景观资源和自然风貌。第二,好配套、好设施,优化舒适便捷新环境。《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结合高原气候特点,采取配置供暖、供氧、加湿、太阳能利用和防紫外线等设施,提升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三,好建造、好工艺,提升绿色低碳新体验。《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聚焦双碳目标任务,鼓励推广应用先进成套技术体系和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提倡通过数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提高建造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碳排放的双重优化。第四,好运维、好服务,构建智慧住区新模式。《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提出采取智能设备集成、安全防护智能化等措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运维,提升物业服务精细化、高效化水平。明确优化物业管理制度、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文化素养,打破社区社交壁垒。通过文化赋能、服务触达、数字连接的三维互动,构建可持续的社区治理生态。

资料图:不断建设发展中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摄于2025年11月2日)摄影:赵振宇
据介绍,《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于2024年7月正式启动。通过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并深入西藏海拔5000米-2800米不同地区的农房、保障性住房、商品房等进行实地调研,广泛了解广大干部群众对好房子建设的新期待、新要求,经过专家对《标准》中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多次分析论证和技术评审,于2025年10月完成编制工作。希望通过《西藏自治区好住宅技术标准》的实施,让每一位西藏干部群众都能住上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