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独家采编

名篇+书家+“最美楷体”相互融合赋能——容铁新书和曾佑志新字库正式发布

2025-06-30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6月28日,《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发行暨“最美楷体”字库发布会在苏士澍(北京)汉字艺术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以“笔墨传承・数字新生”为主题,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话桥梁。来自书法界、教育界、出版界和字库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活动。 


图为参加《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发布活动的嘉宾合影留念 摄影:王东

  丛书亮点:国学与书法的创新融合范式 

  作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年度重点打造的文化项目,《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突出强化了“书法艺术+国学经典”的复合传承模式。丛书主编、中国书协理事、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容铁说,丛书将经典名篇与书法艺术相融合、将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相结合,希望这一范式得到业内专家、读者朋友的欢迎认可。 

  该丛书第1册创新性采用“每日八字”日课学习体系,将《千字文》精心拆解为125天的临摹计划,帮助读者建立规律性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第2册是《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的硬笔版本,基于最美楷体编排而成,加上其中的教学视频,构建起“诵读—临摹—体悟”的三维学习闭环。通过书中二维码动态演示笔法细节与国学释义,让读者深度感受汉字形意交融之美。容铁多年来持续推动“书法进课堂”工程,其教育实践成果在丛书编写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提供了标准化的实践样本。 


图为《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 摄影:王东

  字库标杆:唐楷风骨的数字时代重生 

  “最美楷体字库”由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理事、“最美奋斗者”提名者曾佑志历时五年创作完成。先后经过12版迭代优化,单字书写打磨平均超10遍,在国标6763个汉字基础上增补了大量常见的地名人名生僻字。字库以唐楷为根基,融合钟繇小楷的灵秀气韵与汉隶的舒展笔意,在结构上实现“法度谨严与视觉舒适”的平衡。单字在方格中占比科学,屏显状态下笔画清晰流畅,有效缓解电子阅读疲劳。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高度评价:“这是硬笔字库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标杆作品,既坚守传统书法的法度精髓,将多种楷法融汇一炉,又适应数字时代的显示需求,显著提升了用户的读写体验。”

  目前该字库已被应用于多家品牌手机系统,累计下载量突破200万次,并支撑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机构推出系列出版物。


图为曾佑志介绍最美楷体新字库 摄影:王东

  公益行动:构筑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 

  发布会上,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高扬、唐召明与民盟中央宣传委副主任蔡诗章共同向北京西藏中学捐赠丛书100套及字库10套。该校高一学生格桑江村表示:“这套字帖将成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增进民族情谊的纽带。”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会长金书波指出,丛书字库捐赠是一个特别温暖和意义深远的环节,希望孩子们能够以此次受赠为坐标,每天写一点、每天学一点,感受汉字的形神之美,领悟国学的智慧之光。 


图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高扬、唐召明与民盟中央宣传委副主任蔡诗章共同向北京西藏中学捐赠丛书 摄影:王东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在作者及专家指导下学写“最美楷体”版国学经典篇章,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屏幕上的数字化字库形成奇妙共鸣。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德俊表示,这套丛书和字库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系统学习书法与国学的优质范本,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间,必将为青少年书法教育开辟全新路径。 


图为嘉宾共同见证《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丛书正式发布 摄影:王东

  据悉,《每天写一点儿国学经典》系列字帖将启动“文化惠民”计划,通过社区书院、乡村学校等渠道推广普及,致力于成为大众传承文化的日常伴侣。“最美楷体字库”目前已陆续在电脑端广泛应用,将来还会拓展至文创产品、数字展览等更多应用场景,让千年书法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持续动力。与会人士表示,期待通过丛书系列字帖的不断推出和“最美楷体”的持续创新,让笔墨之魂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让每个书写瞬间都成为文化基因的当代续写。 

  正如苏士澍先生所言:“当千万人提笔书写,便是传统文化星河长明之时。”(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