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独家采编

【新春走基层】九寨沟美景背后的管理智慧

2024-02-29 中国西藏网

  “太漂亮了!”“糟了,内存卡不够了。”“来,到这边拍。”正月十五这天,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的九寨沟景区,时不时听到操着各地方言甚至外语的游客发出这样的声音。 


图为雪中九寨沟 摄影:王淑 

  最近这几天,九寨沟正在下雪。不同于常见的多巴胺配色的景区图片,眼前的九寨沟仿佛是被春雪渲染了一层天然的滤镜,更像是宁静的水墨画。结了冰的海子像一块块白玉,没结冰的海子颜色依旧绚丽,就像遗落在人间的仙境。 


图为雪中的九寨沟 摄影:杨月云 

  九寨沟是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地势南高北低,其间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在光线的照射下绚丽多彩,美得让人心动。 

  保护美景:制度完善+科学管理 

  天空中时不时飘落的雪花,让九寨沟美景更添志趣,也给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工作人员康女士从早上8点半、景区开门之前就在扫雪,只要雪不停,扫雪就不停,以避免道路结冰造成游客不便。


图为工作人员收拾垃圾 摄影:王淑 

  扫雪只是工作的一部分。目前是九寨沟的旅游淡季,尽管如此,每天至少也有几千名游客分散游览在几十公里长的景区里,一天的物资消耗量可想而知。像美景一样令人惊叹的是九寨沟的干净,在景区内,甚至在九寨沟县,记者唯一一次看到垃圾,是工作人员在捡拾游客丢弃的方便面叉子,垃圾在眼前出现的时间不到1秒钟。 

  环境好,一方面靠游客自觉,另一方面,也是多方努力的结果。 

  王琦是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处长,从2005年就开始在九寨沟工作。在他看来,九寨沟的美景天赐,保持则源于逐步完善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图为九寨沟景区的瀑布景观 摄影:王淑 

  王琦介绍说,1999年,景区开始运营绿色环保观光车,游客的车不再被允许入内;之前景区里还有宾馆,从2001年开始,除了原本就住在村寨里的居民,景区内已经不允许游客留宿了,由此减少了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2013年,九寨沟出台限定了每日最大承载量为4.1万人……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图为栈道与景区环境融为一体 摄影:王淑 

  游客游览九寨沟景区,可以选择搭乘绿色环保观光车,或者步行。行车路和栈道,像是九寨沟的两条动脉。栈道在设计最初就充分考虑因地制宜、依山就势,“以景定道、以道串景”,减少对土地植被影响的同时,也通过人车分流缓解了管理压力。王琦说,栈道使用的木料经过精心选择,结实耐磨,平时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在降水天气下也能保持湿而不滑。 


图为景区内的地下通道,实现人车分流减少安全隐患 摄影:杨月云 

  展现美景:践行环保+理念创新 

  之前对九寨沟的认识,仅仅在于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响亮的名号,如果不是特意了解,很难想象这样完美的九寨沟景区曾经因为地震一度关闭。 

图为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遗迹,也被称为“8·8石”。九寨沟景区保留个别地震遗迹,提醒着我们要时刻敬畏自然 摄影:杨月云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对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景观,以及景区内旅游基础设施造成了较严重破坏。 


图为修复后的火花海景观 摄影:杨月云 

  火花海因阳光斜射湖面波光粼粼、仿佛火花闪烁而得名,地震后,火花海堤坝崩塌,湖泊景观一度消失。根据九寨沟景区治理要求,地灾治理项目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自然景观完整性。经过专业团队的多方探讨,决定以人工干预和自然恢复相结合修复景观,并就地取材,利用震损钙华、落石,糯米灰浆等自然材质,修复了坝体,恢复了景观。九寨沟火花海作为世界遗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成功案例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展览分享 


图为王琦介绍智慧管理中心的情况 摄影:王淑 

  如果说美景是九寨沟的硬件,那护佑这片美景的还有背后的智慧软件。2019年,景区重新开放,九寨沟智慧管理中心也正式启用。在这里,除了实现对游客数量信息的动态掌握、安全引导、科学分流等,还可以对景区的火险隐患、地质灾害点进行智慧监控,通过人防加技防,监控和巡检结合的方式,减小甚至避免潜在灾害造成的影响。 


图为九寨沟景区内的水文监测设备 摄影:杨月云 

  “多看美景,不刻美名”等文明游览劝导标语、温度达到40℃的直饮水、整洁环保的厕所……醉心美景的同时,完善的细节处理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游览体验。还有的游客干脆开了直播,和网友分享九寨美景。 

  作为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四川省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九寨沟还会举行面向少年儿童的研学活动,结合自然教育、应急避险、科考探索等内容,充分展示九寨沟的美景。在具体的景点,也有相应的科普展板,介绍一处处美景背后的命名逻辑和地质光学原理。 

  初来九寨沟的人一定会惊艳她的美,而通过更深层的了解不但会爱上她,也会更加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杨月云 王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