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丝绸之路超越千年、绵延万里,它既是一条川流不息的繁忙商路,更是一条融合共生的文明动脉。如今,一场文博会与旅游节深度融合的盛宴正进入倒计时——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将于7月30日至9月5日在甘肃举行。
图为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宣传图片 图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一会一节”与“一带一路”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六年来,甘肃发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缘优势,为“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运而生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是目前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据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三年的培育,敦煌文博会正成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互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提升国家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了独特作用。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作为唯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常设性国际旅游节会,已经成功举办八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悉,今年的“一会一节”将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文化和旅游部门高级官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机构的负责人出席开幕式活动。届时,中外方主要官员、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将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总结经验、交流思想、凝聚共识、规划未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领域国际合作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为沿线各国提供可具借鉴的发展理念和合作模式。
图为甘南风光 摄影:王茜
“一会一节”与文旅深度融合
2016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致贺信,信中说,“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甘肃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今年敦煌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联合举办,是“用文化的家国情怀点燃旅游的人间烟火,真正实现了诗与远方挽手前行”。“一会”和“一节”相互烘托借势,有利于持续扩大节会品牌溢出效应、丰富节会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产业互促共进的叠加效益。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一会一节”已经成为以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为目标、以文旅融合为主线的重要国际性文化和旅游活动。活动期间,将有“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00多位境外旅行商,深度考察体验甘肃新开发的旅游线路和文旅产品,对接国际规则,对标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模式和最佳实践,打造一批国际上普遍认可、文化内涵丰富、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品旅游路线。
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图片来源: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
“一会一节”与脱贫攻坚
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此次“一会一节”的主题不仅有“文旅繁荣丝路”,还有“美丽战胜贫困”。
包括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内的“三区三州”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但“三区三州”拥有壮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宝贵的条件和优势。据了解,活动期间将积极推介真正能为“三区三州”贫困群众带来实惠的文旅线路产品,并设置深度体验活动和多项群众性活动,预计节会期间,甘肃全省参与群众将超过500万人次。通过文化和旅游多元化开发模式,支持当地在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文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挖掘潜力,助推当地的产业转型和脱贫攻坚。目前,“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中有6条旅游线路在甘肃境内。
27天后,“一会一节”将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开幕,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在甘肃14个市州举办“美丽战胜贫困工作论坛”等30多场分项活动,特色鲜明、精彩纷呈,值得期待。
图为“一会一节”倒计时牌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路段,历史上多元文化在甘肃交汇融合、孕育创新,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财富,新的时代又为甘肃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能。(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