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独家采编

革命圣地延安将迎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2019-05-31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5月30日,记者自国家文物局获悉,今年6月8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为革命圣地延安。届时,将在延安举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论坛、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保护维修暨革命文艺家馆开放仪式等众多特色鲜明的活动。

   

  图为慕名而来的人们在延河岸边的广场上拍摄宝塔山。 图片来源:延安政府网 摄影:常延东

  据了解,今年遗产日文博活动主题是“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宣传口号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传承文明美美与共;弘扬革命精神 汇聚发展动力;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中国形象;文物活起来 生活美起来;确认过眼神 我是文物保护人。并特设一条主场城市特色口号: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今年的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延安市人民政府承办。

  延安的主场城市活动丰富多彩,在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全体嘉宾将在延安宝塔山下齐唱国歌,并现场连线洛川、照金等革命旧址,宣传推介十名最美文物安全志愿者以及多项革命文物宣传传播项目。

  

  图为4月13日,“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会,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举行。图为演唱会现场。图片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 赵晨摄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承载着中国人的红色记忆。其中,被称为新中国文艺出发地的鲁迅艺术学院,历经5年维修后,也将在遗产日面向公众首次开放。茅盾、冼星海、贺敬之等许多著名文学艺术家,都曾在这里创作出脍炙人口、传颂至今的经典作品。同时,延安还将举办红秀《延安 延安》、岁月回音壁——延安红故事讲堂等活动。

   

  图为红秀《延安 延安》剧照。 图片来源:延安政府网

  其中,红秀《延安 延安》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剧目将静态的平面展览转变为真实的历史画卷,以一个从上海来到延安的女大学生白雁鸣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志士、救亡青年、革命军人奔赴延安,展开生产、生活、学习、战斗、恋爱、牺牲的故事,展现了为理想与使命投身革命的年轻人们的火热青春。

  此外,延安还将举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论坛,深入研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挖掘革命文物时代价值、提升革命精神传播传承方式。

  在青少年活动方面,延安将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学校参与、以革命文物和文化遗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决赛;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2019)及青少年儿童革命文物主题画展,也将于6月7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向公众开放,通过艺术家和全国青少年儿童的上百幅书法、国画、油画等作品,展现全国重要革命文物的风貌与内涵。

  在文化遗产公开课方面,6月8日晚,央视《开讲啦》栏目将播出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与青年畅谈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节目;在延安也将现场组织《文化遗产公开课》,并通过西部网、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公众号“中国文博”等网络平台全程直播。

  据介绍,国家文物局自2006年起每年组织遗产日文博宣传活动,并于2009年创设了主场城市活动机制,先后在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山东济宁、河南郑州、陕西咸阳、江西景德镇、重庆大足、河北承德、河南洛阳、广东广州举办了10届主场城市活动,今年是第11届。(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