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独家采编

西藏那么苦 他们为什么还要去 | 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2019-05-29 中国西藏网


图为座谈会现场。 摄影:张国产

  中国西藏网讯 为了纪念十八军为祖国统一、西藏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老西藏精神,重温红色记忆,5月28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委藏区办、中国西藏杂志社合力举办的“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重走十八军进藏路”座谈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座谈会上,原十八军政委谭冠三之女谭齐峪发言说,参加“重走十八军进藏路”活动,回到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重温那段历史,她感到无比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十八军后代,一定要把父辈们的旗帜扛下去,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图为谭齐峪发言。摄影:张国产

  谭齐峪介绍说,父亲谭冠三曾任十八军政委,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一心向党,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付出了一生。1950年,在接受进军西藏的任务后,谭冠三就立下了“西藏未平,何以为家”的誓言,并明确表示:“我谭冠三决心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到西藏去,为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建设民主幸福的新西藏,贡献自己的一生,愿将这把老骨头埋在西藏”。十八军将士也群情激扬,纷纷表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69年前,正是这种报效祖国、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激励着进藏部队的将士们,爬雪山、忍饥寒,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胜利地把五星红旗插到了西藏高原上。这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舍小家为大家的“老西藏”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英雄气概,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们热爱西藏人民,热爱西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1952年,十八军提出“开荒生产,自力更生,站住脚跟,建设西藏,保卫边防”的方针,谭冠三支持创办了西藏军区第一个农场“八一农场”,并带头参加劳动,广泛收留藏族孤儿当农工,使得他们在农场得到了温饱,找到了人生的出路。谭冠三常常对同志们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建设西藏,巩固边防的百年大计”。

  1985年,谭冠三在弥留之际,依然不忘嘱托子女,一定要把文革后补发的800元工资上交党费。他向党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1986年8月,根据他的遗愿,西藏自治区军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他亲手创办的“八一农场”苹果园,实现了他一辈子建设西藏、埋在西藏的铮铮誓言。(中国西藏网 记者/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