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风雪征程忆当年】1950年,江村罗布跟随十八军进藏

2019-04-18 王媛媛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先驱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的故事虽早已远去,但其内涵却依旧激荡人心。那个特殊年代里,那段走进西藏、建设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娓娓道来,虽历久却弥新。

  中国西藏网讯 “69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69年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样的开场白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前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江村罗布与我们聊起了他参加十八军的经历。


图为江村罗布接受采访。摄影:孔夏

  参军,从“驱汉事件”说起

  1949年7月8日,西藏地方当局为断绝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摆脱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主权,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制造“驱汉事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全体官员眷属、在藏经商的汉族及汉籍喇嘛等百余人被强制送往印度。

  “驱汉事件”中有一个人叫平措旺杰。他到印度后,从香港辗转到云南,回到了他的家乡四川巴塘。随后,平措旺杰在巴塘建立“东藏民主青年同盟”。

  “这个进步组织算是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动员我们积极参加革命,我就在1949年加入这个组织了。”

  加入,他们说这个组织好

  1949年,江村罗布还在国立巴塘师范学校学习。平措旺杰的弟弟跟他在一个学校就读,比他高两级。“他弟弟跟我讲,现在有这么个组织,你可以参加。我就问‘那是什么,好不好’。他弟弟说‘好’,我就这样加入了‘东藏民主青年同盟’。”

  17岁的江村罗布并不知道共产党怎么样,只是听说过共产党,听到的还是国民党的误导信息。

  “大家都是同学,我也年轻,就这样加入了。那时候加入不像现在入团、入党这么严格。”加入组织的手续很简单,编到一个支部里,就算是正式加入“东藏民主青年同盟”了。

  学习,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随着解放军进驻大西南,原西康省省长刘文辉宣布起义,巴塘也和平解放了。“我们就把驻巴塘队伍的枪收了,平措旺杰把我们这些人全部武装起来。”

  武装是因为他们准备干一件大事。“当时说是国民党有一个军官准备路过巴塘经云南逃往缅甸,我们准备在巴塘围堵。”没摸过枪的江村罗布拿起了枪,学习如何用,结果并没有遇上出逃的军官。

  武装只是江村罗布加入“东藏民主青年同盟”后参加的一件事情,加入组织后,更多的是接受进步思想。“那时候教我们很多东西,教革命思想。”江村罗布回忆说:“印象比较深的是教《团结就是力量》这些革命歌曲,教‘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这类的进步思想,觉得还蛮有意思的。”

  前行,对于内地没有概念

  这之后的某一天,平措旺杰跟党中央联系上了。他收到了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电报,要求到刚解放的重庆,向邓小平和刘伯承报到。“他去了以后,就动员我们全部到内地学习。”

  对于“内地”这个词,江村罗布只是听说过。“不知道‘内地’在哪里。北京这些地名都是在地理课上学过,对‘内地’的概念很模糊。”

  虽然并不知道要去哪一个“内地”,包括江村罗布在内的“东藏民主青年同盟”五个支部成员共70多人,还是就这样出发了。“那是1950年藏历新年刚过,我们从巴塘出发,步行去康定。”

  康定,藏装变成解放军军服

  走了20多天,康定终于在脚下了。

  “到了康定,我们就问这是不是‘内地’。说不是‘内地’,同时告诉我们,不会继续走下去了,就在这儿了。”

  彼时,十八军已进驻康定,他们动员这些藏族青年参军。“解放西藏,需要藏族干部。我们会说藏语,也会说汉语,需要我们这样的藏汉翻译。”来康定的70多个人中大部分人都参军了,只有10多个人留了下来。

  图为1950年“东藏民主青年同盟”成员在康定留影。之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参军,跟随十八军进藏。翻拍:孔夏


图为年轻时的江村罗布(图左)。翻拍:孔夏

  “1950年6月,我脱掉了藏装,穿上了解放军的衣服。”参军后,江村罗布和大家一起,接受了整顿训练和教育。“教育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办好事,要团结同志,讲了很多。”

  18岁,江村罗布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回想,江村罗布说,“那时候热情很高,大家都想去解放西藏。”尽管吃不饱、穿不暖,但年轻时吃苦也并不觉得算什么。

  从康定到甘孜,经邓柯渡金沙江参加昌都战役,江村罗布就这样一点点靠近西藏。他说,在解放军集体生活中,同志们关系很好,藏汉关系也很好。“大家互相体贴、互相关照。谁思想出了毛病,大家还要互相帮助。我就这样一路高高兴兴地走了下去。”(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媛媛 孔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