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天路行军】沙场点兵 十八军进军西藏

2019-04-16 孙健 中国西藏网

  1950年至1951年,一支上万人的部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爬雪山、涉激流、忍饥寒,完成了从四川到西藏前所未有的行军。这支部队,就是十八军。


图为修建进藏公路的部队进行动员大会。图片来源:人民网

  深谋远虑 静待时机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党中央就已研究了西藏问题。兰州解放之前,毛主席电嘱向西北进军的彭德怀等同志:“请十分注意保护和尊重班禅及甘青境内的西藏人,以为解决西藏问题的准备。”

  1949年10月1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从青海致电毛泽东、朱德,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明确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于11月23日给十世班禅复电,赞扬十世班禅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必能满足西藏人民的愿望。

  1949年秋,毛泽东曾先后向西北、西南两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员发出电报,提到“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之。出兵当然不只有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毛泽东在部署解放大西南的同时,启动了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


图为十八军先遣支队。图片来源:人民网

  1950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完成胜利,巩固胜利,迎接一九五〇年元旦》中写道:“一九五〇年中国人民将在一九四九年所获得的伟大胜利基础上继续前进,为着完成并巩固胜利,…… 第一,以一切力量完成人民解放战争,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

  沙场点兵 十八军接受军令

  进军西藏的决策已定,任务该由谁来完成?

  考虑到当时西北方向战事已经结束,西南方向战事仍在进行中,而且该方向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唐蕃大道”重合度很高,也是历代中央政府出兵西藏的主要进军方向。从这个方向进出西藏,较之于从高差起伏很大、道路崎岖难行的川康方向,有着地理上的相对便利条件。1949年11月23日,毛泽东电令西北局担负解放西藏的主要责任。


图为进军途中的十八军官兵。图片来源:人民网

  然而,当时西北地区民情社情复杂且不稳定,地域广阔而又人烟稀少,无法为进军西藏提供足够的后勤和财政方面的保障,担负解放西北任务的第一野战军在兵力部署上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1949年12月30日,主持西北工作的彭德怀致电毛泽东,陈述了“从青海、西北方向入藏困难甚多”“如入藏任务归西北,需要和阗、于阗、玉树屯垦囤粮,修筑道路”的意见。

  于是,毛泽东于1950年1月2日再次电令,改由西南局主要担负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

  任重道远 吹响集结号

  1950年1月7日,已经接受了接管川南这一任务的十八军在行军路上接到刘伯承、邓小平的急电:命十八军就地待命,军领导及各师一名负责人速赴重庆受领新任务,这一新任务就是进军西藏。


图为贺龙等检查进藏部队装备。图片来源:人民网

  刘伯承强调,解放西藏“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邓小平对张国华说:“去西藏不容易哦,派你去,是让你做新时代的班超。”

  面对艰难重任,张国华毫不犹豫地表态:“一切听从党的安排。”十八军的领导们虽然倍感压力,但是他们明白,进军西藏关系到国家民族,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

  考虑到气候、地形等因素,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军令下达后,西南局大体确定,1950年底完成准备工作,3月初出动,部队主力于3月底在甘孜集结,5月进驻昌都,6月到达拉萨乃至日喀则地区。随后,十八军迅速进入一级战备,进军西藏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了。

  十八军原班人马中已经安排到地方工作的中上层军政干部迅速召回!国内对西藏各方面有所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迅速吸收!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迅速动员!军人、学者、技术人员……八方英才,为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汇聚一堂。一支几万人的大军迅速集结,跋涉千山万水,向着雪域高原进发。(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部分资料参考自《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张小康著《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