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独家采编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深化亚太地区合作指明新航向

2018-11-20 中国西藏网

  2018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尔斯比港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亚太地区各国家地区间深化合作规划了蓝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引起了与会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是全球化过程中积聚的矛盾与弊端正在发酵,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前所未有,突出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现象更加突出,全球性问题应对乏力,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抬头。以往主导全球化进程的西方国家自身问题重重,全球治理需要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政治新的重心,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为深化亚太地区合作提供了四条方案。

  首先,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十六世纪以来,西方大国的崛起大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掠夺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是一种掠夺式的增长,即通过改变世界来改变自己。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全是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实现的,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为世界增添更多的机遇,提供更多可以共享的成果。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世界各国创造更多的机遇,必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因此,积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中国必将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旗帜鲜明地支持自由开放贸易、坚决抵制各种保护主义,以自身的进一步开放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其次,习近平主席主张“坚持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蓄势待发。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同样日趋显现。科技竞争正在成为国力竞争的主要战场,大国之间的技术较量与技术壁垒、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鸿沟日益凸显。中国主张推动科技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运用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增强数字经济可及性,消弭数字鸿沟,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让亚太地区人民搭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表明中国致力于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与亚太各国人民共创智慧生活,共同推动美好家园建设。

  再次,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促进包容联动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世界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基础不同,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殊异,如何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增强经济互补性,是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命脉所在。中国给出的方案是增强互联互通,实现包容联动发展。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互联互通,极大推进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降低贸易成本,催生市场需求,打破发展瓶颈,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中国动力。

  最后,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坚持深化伙伴关系,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人类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是一个高度相互依存的环境。在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疾病防控、环境污染这些全球性问题面前,人类只能同舟共济,相互帮扶,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独善其身或独自应对,必须戮力同心,砥砺前行。亚太经合组织21位成员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只有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才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共同应对地区性和全球性发展难题,共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中国西藏网 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事务与中国外交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曲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