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8年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来自全国相关行业的评审专家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规范》要求,对全国申报的77种农产品进行了评审。
图为日土县境内牧民正在放牧白绒山羊。摄影:饶春艳
西藏自治区所申报的“日土白绒山羊”产品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成为西藏自治区今年申报成功的第7种地理标志农产品。这也意味着西藏自治区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已达20种。
据数据显示,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中国,质量上也优于其它国家。西藏受特殊自然条件影响,大部分地区为牧区。阿里地区日土县是以牧为主,兼有农业的半农半牧地区,因此也称为“白山羊生长的地方”。
图为白山羊绒制成的毛线。图片由吉如朵提供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阿里地区不断加快以日土白绒山羊为重点的绒山羊产业带建设进程,大力实施绒山羊优先发展和山羊绒品牌发展战略,努力推进绒山羊种和绒的产业化、规模化,逐步将阿里山羊绒从祖国西部边陲推向世界。
“日土县技术员每年都会到家里来帮助我们选种选育,开展养殖技术培训,还免费提供种羊配种。”日土县牧民扎西才让告诉记者,“这几年,家里羊崽的品质越来越好,绒产量越来越高,今年光羊绒收入就有25000元,我们家也被评为了‘日土县白绒山羊示范户’。”
“日土产的白山羊绒是最好的”,提及此话题,扎西才让竖起大拇指,“这个概念在日土农牧民中人尽皆知,而且有关专家认为日土白绒山羊的羊绒已接近野生藏羚羊绒的细度,这种羊绒有望成为藏羚羊绒的替代品。”
图为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摄影:才仁桑周
藏羚羊是生活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山地的珍稀野生动物,为适应奇寒缺氧的恶劣天气,在数千年的进化过程中藏羚羊在粗毛下生长出一层细绒毛。这种绒毛堪称毛纺用料中最细的,用其制成的披肩可以从戒指中穿过。近年来,在暴利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疯狂盗猎藏羚羊,使这种高原精灵几近灭绝。为保护藏羚羊,西藏在严厉打击猎杀藏羚羊等不法行为的同时,积极寻找藏羚羊绒的替代品。
日土县白绒山羊又称“克什米尔”白山羊,据西藏自治区农科院高级畜牧师赵好信介绍,藏羚羊绒毛的细度一般在7-9微米之间,而日土绒山羊的绒毛也多在9-13微米之间。在世界上所有人工养殖的山羊中,日土白绒山羊的羊绒细度最细、单位绒毛囊密度最大、纯度最高,且绒毛无饥饿痕(绒毛均整)。
9月初的西藏秋风送爽,在风光如画的班公湖畔,扎西才让忙忙碌碌地打扫着羊圈。如今,他唯一期盼的事情就是专家能早日研究出更高质量的羊绒,可以最终替代藏羚羊绒,“对于国家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保护好物种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可以在西藏看到藏羚羊,而不是只能从书本才看得到。”
图为日土县牧民与白绒山羊。图片由吉如朵提供
据悉,近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组织技术人员对日土县517户白绒山羊科技示范户进行摸底排查和整顿,为今后该县优质白绒山羊的选种、选育及推广工作收集第一手可靠资料。着力建设以白绒山羊原种场为中心,以乡村选育点为桥梁,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优质白绒山羊三级繁育体系。(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