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的藏区德钦县工作几年来,感慨很多,特别是见证了这几年德钦的点滴变化,和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更多时候,感叹时代发展得太快,无论是物质生活条件还是精神文化生活环境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雪山环绕的德钦美丽又安静
刚到德钦工作的时候,白马雪山的隧道还没有打通,要绕着盘山老路,一路弯弯绕绕翻越雪山才能到达,而且一路上常落石不断,特别是一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大雪弥漫,路边全是冰,车辆即使拴上防滑链也是磕磕绊绊前行,经常有车辆滑出车道。而且,雪山道路雾大,经常能见度不过3米,甚至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前面是直路还是弯路,只能慢慢开,速度比人走路都慢,一步一挪。
图为路边白马雪山隧道路标和梅里雪山醒目的广告牌,隧道的开通拉近了香格里拉与德钦的距离。
2016年10月31日,云南全省二级公路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国道214线香德二级公路白马雪山隧道举行了通车仪式,这标志着香德二级公路正式全线通车。这个工程于2010年3月10日开工建设,建设历时6年多。一个人口只有6万多的县,国家却花了巨大的投资,在白马雪山上挖通了十几公里的隧道,隧道通了以后不仅仅是德钦居民出行以及与外界沟通的时间上缩短,出行路上经过白马雪山的时候,安全系数更是大大得到了提升。
多年前的德钦县城,升平小镇,远远不如内地的小镇。那种差距不仅仅是指发展程度,而是从经济发展水平到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的全方位差距,县城就在一个狭小的峡谷里,发展很受限制,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几个酥油茶小饭馆供来人消费,物价相比内地还很高。
美丽的德钦旅游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这些年国家对四省藏区扶持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改善及加强,如今的德钦县,六乡两镇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县城也已经发展为滇藏线上初具规模的一个入藏重要地点。并且,围绕梅里雪山、明永冰川、飞来寺、雨崩村几个著名景点做旅游经济的文章,如今已经借助旅游资源达到了一定的发展。
最直观的感受是,县城的酒店、餐饮业、娱乐业成规模的线状分布发展。点一盘小菜再也看不到苍蝇乱舞的景象,餐馆不再是只会几个简单家常小炒的简陋,加油站再也不会只有两种油品,再也不会只有两个酒店可供游人居住……以前,德钦所有的蔬菜都要从丽江、大理等地进货,如今,在县城谷底有了蔬菜大棚,部分瓜果蔬菜已经实现本地生产就能够供给县城需求。我最感慨的是打酥油茶的变化,一直以来依靠人力手工操作,很费力也费时,随着打茶机的出现,人力得到解放,老阿妈们打茶的时候省力多了。
在德钦的父母再也不用像祖祖辈辈那样艰难生活,只需料理好房前屋后的方块小地,看病有医保,出行交通已改善,每年还会去鸡足山朝拜,完成前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整个时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收入不再仅仅依靠打零工和贫瘠土地的恩赐,收入方式也根据各家情况的不同而因人而异,有外出打工的,有跑长途或者旅游客运的,有经营云南藏区农特产的,有搞企业的。
我所在的单位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发生了巨大变化,搬进了新的审判大楼,办公基础条件大大改善,办案装备得到有力加强提高。老干警常常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总是为如今的发展感叹,从212吉普到如今的越野车,从手写记录卷宗到如今电子化打印,曾经要去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办案,需要骑马带干粮炒面下乡几天,如今当天就可以折返。
如今的德钦,一片生机勃勃,我为自己投身在云南藏区改革发展洪流中,见证雪域高原点滴发展变化而自豪。感恩时代发展给我这一代人带来的变化。(中国西藏网 文、图/董杨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