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独家采编

勿忘国耻:刘公岛上,铭记甲午之殇

2018-07-26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这里,是中日甲午海战的主战场;这里,是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一;这里,是全国第一个海上森林公园、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又到7月25日,124年前的这一天,丰岛海战爆发,标志着甲午战争的开始。图为“海上仙山”——刘公岛。

  岛之上,甲午殇。历史上,在这片海域发生的中日甲午海战,把刘公岛深深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中。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深重灾难: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旅顺屠杀血流成河、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钓鱼岛被日窃取、割地赔款……

  7月的刘公岛,草木扶疏,以碧海蓝天为幕,似一座“海上仙山”。站在丁公路,远远望去,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顶部,象征北洋海军将士形象的人物雕像正手持望远镜,警惕地守卫着中华这片最古的海。图为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顶部塑像。

  位于刘公岛最东端的东泓炮台,是北洋海军遗留下来最大的一处炮台。当年,北洋海军在刘公岛共修筑了六处炮台,各种口径大炮54门,其中口径200毫米以上大炮13门。图为复原的北洋海军所筑炮台。

  1888年,清政府北洋水师成军,刘公岛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光荣与屈辱同在,北洋水师保卫母港和舰队的最后一战——刘公岛保卫战也在此打响。在日军水陆两路的夹击之下,1895年2月17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门户大开。迫于巨大的军事压力,两个月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图为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内塑像。

  从此,刘公岛变成了甲午战争的终结之地、北洋海军的忠魂驻节之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时至今日,登岛的人们心情仍然是沉重的,每参观一处遗址,就像翻开一页发黄的日历,时刻告诫后人:落后就要挨打,谨记居安思危,振兴中华!图为刘公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新世纪的刘公岛,建起了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岛上现有北洋海军提督署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2016年6月基地开办以来,先后有700多个班次,3万多名党员干部来刘公岛学习接受教育。(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