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聚焦两会】青海省近年来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2018-03-13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接受媒体访谈时说,让文物“活起来”是一篇大文章,远不止是制作一些文物衍生产品,或者进行一些文物开发就能完成任务了,要在政策引导和项目设计上让文物“活起来”。 


图为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摄影:杨濛 

  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青海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繁衍生息,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文物保护政策文件,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力度;省级文物保护经费大幅增加,2017年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首次增加到2000万元,并纳入省级年度财政预算。 


图为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摄影:赵钊 

  据了解,青海省文物管理部门以项目申报和落地为抓手,着力解决文物保护重点难点问题。201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文物保护项目34项,申报资金16801.52万元;向青海省财政厅申报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补助资金2000万元,涉及省级文物保护项目25项;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等39个文物保护单位列入青海省涉藏州县“十三五”时期文博项目及投资计划,将都兰县热水墓群、沈那遗址等34个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中,计划投资5.5亿元。 

  青海狠抓文物安全,拓展文物资源共享途径,持续推进博物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建设,努力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实施好文物保护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促进对非遗及其孕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进一步扩大覆盖门类和参与范围。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开展非遗主题传播活动,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点活动,推动非遗进校园。目前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102项,83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保护项目开工建设;开展丝绸之路南亚廊道(青海段)及相关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资料研究工作;文化部批准设立藏族(玉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2018年1月19日,青海省文物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会议提出,要着力提升文物事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抓好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第八批国保遴选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督察各地文物安全工作、增加博物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文物行政事项审批改革等工作,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思维,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增强谋事干事的能力,全力推动全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国西藏网 综合/胡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