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昆明10月8日电 (记者徐前)当人们沉浸在国庆中秋假期的轻松与欢乐中,或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或踏上旅途领略山河美景时,云南机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建设现场,300余名建设者却把“双节假期”变成“攻坚战场”,在钢筋与混凝土的交响中,为“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
秋日的昆明凉风习习,工地里却满是奋进的热浪:起重机巨臂起落,将钢筋精准送向作业面;搅拌车穿梭不停,吞吐着灰白色的混凝土;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弯腰绑扎钢筋、攀爬脚手架、校准模板尺寸,机器轰鸣与吆喝声交织,成了节日里最动人的劳动旋律。
以责任守牢工程节点
“节假日不是松劲时,进度、安全和质量都得守住!”项目经理庞再强的话,是建设团队的行动准则。从丽江机场三期项目到昆明长水T2航站楼,他以项目为家,把办公室“搬”到工地,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项目工程部经理宋险峰则是工地的“细节管家”。他的脚步走遍每个作业区,从混凝土配比参数到脚手架搭设间距,连工人安全帽的卡扣是否扣紧都要检查,用细节把控工程节奏。他说:“工程管理藏在细节里,多查一遍,未来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安全负责人戴方兴像工地的“移动警钟”。双节工人易思乡走神,他带着安全手册往返各作业面,见有人未系安全绳,立刻上前示范纠正;发现脚手架连接处松动,马上联系班组加固。“工人平安回家,比啥都重要。”他的话简单却有力,为工程筑起“安全屏障”。
以匠心守护工程品质
10月5日,工地迎来一场“硬仗”——施工员王建平与质量员朱富章需24小时不间断浇筑近500方混凝土,确保主体结构无施工缝。
清晨6点,两人就到现场排查:摸输送泵管线是否通畅,查振捣棒动力是否充足,确认模板加固是否牢固。“这活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就像盖房子不能漏砌一块砖。”王建平边查边说,“浇筑一旦中断,就会出现施工缝,影响结构强度。”
从白昼到深夜,工地照明灯亮如白昼:王建平紧盯混凝土流动速度,用对讲机调整输送管位置,保证浇筑均匀;朱富章每15分钟检测一次混凝土坍落度,用数据守住质量底线。中午,同事送来盒饭,两人轮流速食后即刻返岗。次日上午10点,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朱富章笑着说:“500方零差错,守住了我们的小目标!”
以坚守勾勒未来蓝图
在建设者的坚守中,T2航站楼的主体结构正一点点“生长”:南段主楼已封顶,北段主体钢筋骨架不断延伸,攻坚中的“咽喉区”未来将成为出发与到达混流层核心,连接起航站楼的“血脉”。
“虽然没有回家与父母团聚,但看着工地每天变样,心里特别有成就感。”22岁的朱富章休息时会给家人发工地照片,电话里父母的鼓励,成了他坚守的动力。朱富章是今年的新入职员工,经过3个月时间的项目淬炼,他已经成长为项目中能独当一面的骨干员工。同样,去年7月加入项目团队的施工员段铸津,见证了T2航站楼从杂草丛生的场地蜕变为初具雏形的建筑主体。军人转业的他工作上总是冲锋在前,“晚上值班,请项目多安排给我,我年轻能熬夜。我是退伍军人,身体棒,困难先安排我上!”他用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担当。
从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到朝气蓬勃的青年建设者,云南机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设者用责任和担当推进T2航站楼“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