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产业提速 持续壮大 动能强劲

2025-04-27 云南日报

  一季度

  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5个百分点

  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0个百分点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绿电优势,今年以来,云南高端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3%、12.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5、8.0个百分点。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滇中腹地玉溪,凭借优越的气候环境和铸造资源,已构建起涵盖冶炼铸造、零部件制造、光机生产、整机装配及销售服务的数控机床全产业链,汇聚了30多家数控机床规上企业,形成年产机床铸件30万吨、光机4万台、整机1万台的产能规模,近年来以占全省数控机床60%的产值持续领跑。云南红塔产业园区研和数控产业园成为全国知名、全省最大、品种最全的数控机床光机制造基地,“玉溪红塔区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入列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瞄准打造西南地区先进装备制造示范基地目标,昆明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加力提速:通用技术集团昆明机床厂完成整体搬迁,云内动力智能无人配送车下线,5G手机、PC服务器、OLED微型显示面板实现“昆明造”,新引进的山东龙马集团南方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电力新材料装备产业集群科技园等20余个装备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力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早日实现千亿级目标。

  作为云南省“绿电+先进制造”的优质赛道,新能源电池产业表现依然抢眼:在近3年来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产业增加值增长86.3%,比2024年全年提高62.7个百分点。“新能源电池的快速发展、持续壮大,得益于重大项目牵引、优势企业梯队壮大和储能行业助力。”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负责人介绍,云南杉杉、贝特瑞、曲靖亿纬锂能等项目陆续投产,带动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大批国内新能源电池巨头纷纷落地云南,优势企业梯队壮大,极大提升了产业规模。同时,储能市场火热,致信、远信、海博思创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也给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业内人士认为,云南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缘于矿产等资源的有力支撑,云南省有82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其中,铁、铜、铝、硅、稀土等储量较高的原材料是制造“工业母机”、电线电缆等产品的重要原料。适用于铸造的优质铁矿资源丰富,仅玉溪矿产探明储量达7.23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33%,峨山、新平、通海、红塔等地发展“工业母机”用铸件,规模及产能居西南地区之首。全省拥有近600万吨电解铝产能及绿色能源,为汽车零部件铝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撑。

  政策赋能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云南省“十四五”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工业母机”、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业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和效益快速提升,发展后劲与活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44户装备制造企业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北方奥雷德、蓝晶、震安、云内、铁建装备等5户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省装备制造业共创建3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9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曲靖、昆明、玉溪为重点,大理、昭通为支撑,保山、楚雄、红河等州市为依托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业集群。昆明、玉溪、楚雄三大数控机床产业基地持续快速发展。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形成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昆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下一步,云南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及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聚焦氢能、储能、新能源电池、智能网联汽车、农机装备、“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大力抓项目扩投资保消费,推进产业链优化提升,培育优质经营主体,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扩容增效。(记者 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