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身“健身房”

2025-10-30 天津日报

  原标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身“健身房”

  从9月开始,每周固定时间,天津市河东区富民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空间都会变身“健身房”,由专业医生和健康管理师指导居民锻炼。这个社区“医体融合”健身房是我市“医体融合运动防治慢性病先行试点项目”之一。与普通健身房不同,它以公益免费的形式专为慢性病患者和老年群体提供服务。

  23日下午,记者在河东区富民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公共空间看到,专业的健康管理师正带领学员进行抗阻训练,旁边的医生不时为学员调整动作。一个多小时的训练后,血压测量处排起长队,医生记录每位学员的数据。“与普通健身房不同,在每次运动前后,我们都要对学员的血压、心率等数据进行记录。结合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和综合数据变化,‘一人一策’给出个性化运动建议。一个阶段的科学运动后再进行综合评估,调整运动方案。”中心康复师韩爱津说。

  “以前在公园锻炼,强度大了伤膝盖,现在在家门口跟着专业医生练,各项指标都稳定了。”75岁韩阿姨拿着最新的体测报告说,自己患有高血压,上个月去医院开药时得知“医体融合”项目便来试一试。医生以问诊和医学检查的形式对她进行运动与健康评估,然后进行体适能测评,包括人体成分测试、心肺耐力测试和肌肉耐力测试等,在参考她的疾病史、服药史后,为她开具运动处方。此外,每天下午她还参加公共空间举办的“医体结合”公益课。“医生让我‘药物+饮食+运动’三管齐下,经过一个多月,效果显著。”韩阿姨笑着说。

  该卫生服务中心院长袁冬介绍,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超1.5万人,慢性病患者占比高,很多人不懂科学运动方法,反而伤了身体。该中心开设“医体融合”健身房,组建了一支既有运动知识技能,又有医学背景素养的团队,经过一个多月试运行,已为近百名患者开出运动处方。“我们把‘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变成了可操作的服务,让辖区居民从‘被动打针吃药’到‘主动迈开双腿’,让精细化高质量的健康管理触手可及。”袁冬说。(记者 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