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跨城打卡”中的协同功夫(评论员观察)

2025-08-08 人民网-《人民日报》

  保持开放姿态,做好跨地域、跨行业等协同服务,有利于激活创新发展的动能、汇聚共赢发展的合力

  在协同上出巧思、用巧劲,精准发力、精细施策,就能更多更好地释放“1+1>2”的倍增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末到其他城市看演唱会,担心买不到返程车票怎么办?这个夏天,铁路部门聚焦“演唱会经济”这一消费新业态,创新推出“歌迷专列”。比如,近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开3趟夜间“歌迷专列”,精准匹配北京、上海、成都等主要客源地歌迷返程需求。

  演唱会红火,折射经济活力足。《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显示,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占比64.2%,大型音乐节这一比例为62.2%。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有时候看完一场,又马不停蹄搭乘高铁或飞机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跨城赶场看演唱会的快乐,与日益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提速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密不可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如果说打造互联互通的交通网属于硬件建设,那么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高效协同的服务就是“软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硬”与“软”,让设施连接更加高效、跨界服务更加流畅,就能不断升级消费体验,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科技赋能为打破物理阻隔提供利器。比如,很多跨城游客发现,常住城市办理的交通卡换了地方依然管用。截至今年5月,全国已有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760个县级行政区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覆盖公交、轨道、轮渡等多种交通方式。更加便捷、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正得益于全国交通一卡通数据交换和结算平台的搭建。

  开放为做大市场蛋糕拓宽空间。除了“一卡通”,还有“一码通”。“乐游京津冀一码通”上线三地景区、酒店民宿和旅行社等文旅企业近3000家,注册用户超400万人,“上午故宫看展、下午海河游船、晚上长城夜游”成为现实。保持开放姿态,做好跨地域、跨行业等协同服务,有利于激活创新发展的动能、汇聚共赢发展的合力。

  树立大局意识才能强化协同之势。不同地域间的要素流通,不仅有虹吸效应,也有辐射效应,携手共进才能迈向更高发展层级。自2023年起,安徽六安连续3年在上海举办“皋品入沪”活动,让“大别山的味道”圈粉沪上居民,也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大别山牵手黄浦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注脚。跨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发展的大格局,市场“资源池”会越聚越大,发展之路能越走越宽。

  持续放大协同之效,要义在精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要做好精细文章,从企业和消费者的动态需求出发破堵点、解难题,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消费环境。广东中山崖口村,2025年上半年游客数量超300万人,仅停车收入就超200万元,深中通道的溢出效应可见一斑。近期,中山还针对游客推出消费券,每逢周五、周六,自驾经深中通道到中山,就能把消费券礼包收入囊中。在协同上出巧思、用巧劲,精准发力、精细施策,就能更多更好地释放“1+1>2”的倍增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流行的不只是“跨城打卡”,“跨国打卡”也迎来“暑期档”,入境游保持高热度。在开放协作中,一个不被高山大海阻隔、不因行政区划而分割的超大市场,正在收获澎湃活力、不竭动力,也必将在合作共赢中展现更大魅力,形成更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