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荷花开得真美真盛啊!”盛夏的金龟山庄,20万平方米荷花池碧浪翻涌,花开如海,游人穿梭于田田莲叶间欢声不绝——这是绥化“十四五”文旅发展“枝繁叶茂”的生动侧影。“十四五”期间,绥化文旅系统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深挖地域特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以文化为笔、以旅游为墨,勾勒出一幅“心绥所愿 诗化田园”的壮美画卷。
设施网络全域贯通,文化活动持续赋能。绥化市市本级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功能持续完善,11个县级图书馆、10个县级文化馆(全部达标三级馆以上)、10个县级国有博物馆、1个国画院、1个县级美术馆形成重要支撑。345个图书馆分馆、281个文化馆分馆扎根城乡,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实现100%,青冈县马玉祥纪念馆与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崭新亮相,成为文旅新坐标。村一级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95.67%,全市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冰天雪地·美好生活”“消夏K歌”等近3000场主题活动轮番上演,青冈县民俗秧歌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明水县全国夏季“村晚”、青冈县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汇演等国家级活动落地,将绥化的文化魅力推向全国。
文艺创作与非遗保护双轮驱动,激活文化基因。北林区龙江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廉政题材大型龙江剧《扶贫书记》完成全国巡演;以“清廉农村·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大型现代龙江剧《在希望的田野上》在10个县(市、区)完成巡演并入选全省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方案;
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复排优秀传统大型拉场戏《回杯记》并受邀参加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的“2024·中国江北民间小戏交流展演系列活动”;肇东市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芦花谣》多次受邀参加央视栏目录制。市群众艺术馆(国家一级编剧)李昆峰老师创作的文旅短剧《烟火四大坊》截至目前已演出11场次,惠及观众3000余人。103项非遗项目中,兰西榆林筋饼、海伦剪纸、绥棱黑陶、庆安版画等均发展成知名非遗产品。世界级非遗项目望奎皮影戏《福》在2024年全省旅发大会现场向全球进行推介展演。
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业态融合成效显著。全市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5家(其中4A级2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肇东千鹤岛,140余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退田还湿、铁腕治污、全面禁猎,换来碧波万顷、候鸟云集。除此之外,兰西县八岔沟滑雪度假小镇、庆安绿乡花田生态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投入运营,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被列入《黑龙江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的纵通道、冰雪、草原森林旅游核心圈和特色旅游城市。绥化市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串联望奎林枫同志故居纪念馆、兰西黄崖子民俗文化村等景点,推出红色游、民俗游精品旅游线路。“田园诗画观鸟游、丰收农耕体验游”入选文旅部2023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体系,“绥化田园康养游”入选全省6大康养主题线路。乡村旅游发展出研学、采摘、露营、民宿等复合型业态。全市旅游业态日益丰富,旅游场景更加多样,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花费逐年上升。
冰雪旅游蓬勃发展,品牌战略聚光聚力。总投资6亿元的国内超大规模嬉雪游乐园兰西八岔沟滑雪度假小镇成为绥化冰雪旅游新热点。绥化市举办“逐梦冰雪 四海相绥”2025绥化喜迎亚冬会国际冰雕邀请展、冬喜(禧)主题活动等冰雪文旅活动近530场(期),受众达300万人次以上。2024-2025年冬季冰雪季,全市共接待游客1524.76万人次,同比增长73.94%;旅游综合收入28.15亿元,同比增长39.7%。以城市IP为核心的品牌创建成果斐然,龙王豆浆、美丽诺羊毛礼品袜获黑龙江礼物银奖,龙王黑豆浆入选龙江十大伴手礼,12项省级非遗兰西挂钱文创产品入选亚冬会指定销售产品。“4+5+N”文旅活动体系入选国家文旅部高质量发展案例。仅2024年第二届春服(福)活动期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全网浏览量突破2亿次。累计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千余场,形成推广矩阵,“心绥所愿 诗化田园”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新起点,绥化文旅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为目标,规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力争打造2个旅游名县、4个4A级景区,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突破10个,话题浏览量累计突破2亿次,特色文旅活动不少于10场,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总花费年均增长超30%,推动文化旅游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为绥化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李欣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