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援疆援藏援川 三水医生异乡接力守护生命

2019-08-23 魏英 南方日报


何志明平均每天要做8台手术。


康复的患者给李勇基送上锦旗。

  在新疆,伽师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何志明平均每天要做8台手术;在四川,挂职盐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李勇基负责参与感染内科90%以上的急危症抢救。尽管相隔千里,但他们都来自三水区人民医院。

  守护生命,致敬医生。有这么一群医生,他们远离家人,踏上异乡的土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医者仁心的承诺。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援藏援疆援川是一场守护生命的异乡接力。

  2014年,当时的三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郝晋齐主动申请援藏,成为医院第一批援藏医生。在完成一年服务期后,他主动请缨在西藏林芝墨脱多留一年,并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表明决心。两年时间,郝晋齐完成340例手术,帮助墨脱县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二级乙等医院,“郝一刀”的故事至今仍在墨脱流传。

  守护生命的接力从此开始。2017年,三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黄伟生成为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一名急诊医生,奔跑在雪域高原。2018年,影像科副主任医师李杰生、急诊科主治医师杨轶接棒奔赴西藏林芝。

  2017年,50岁的三水区人民医院骨科主任罗晓东作为佛山援疆医疗队队长,前往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人民医院,在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涯中被任命为伽师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如今,何志明继续援疆。

  去年4月,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勇基前往盐源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技术支援,如今也挂职盐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开启了三水区人民医院的四川情缘。

  情怀与初心

   为什么选择援藏援疆援川?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答案。

  三水区人民医院的援藏第一人郝晋齐回想当时的决定,坦言“符合条件,自然而然就报名了”。他告诉记者,当时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要求有普通外科副高职称、擅长肝胆手术,三水区人民医院只有3名医生符合要求,考虑到其他2名医生的实际情况难以报名,自己就报了名。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黄伟生选择援藏下了很大的决心。“我是受到了鼓舞,前辈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动力。”黄伟生依然怀念在西藏的一年时光,希望等孩子大些带他们一起去看看西藏的风景。

  李杰生在还有两天就截止报名时做出了援藏的决定。“之前在豫南有过短时间的帮扶,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别人,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李杰生表示,正是这样一份情怀让他将困难抛开,选择援藏。

  杨轶直言,汶川地震的时候有报名做志愿者,一直期望能够去到艰苦的地方体现不一样的价值,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50岁的罗晓东选择援疆更需要决心。从小在三水长大的罗晓东毕业后回到三水工作,一晃就是25年。从三水到伽师县,罗晓东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希望自己25年的从医经验能为伽师县的群众带来帮助。

  对于每一个援藏援疆援川医生而言,家庭是放不下的牵挂。郝晋齐回想当时出发去西藏的场景,说自己对女儿“爽约”了。“女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当时说好送她去学校,但2014年7月25日接到通知,8月6日就出发去西藏了。”郝晋齐说。

  “我父亲一直让我多帮助别人,多吃苦。但是当我告诉他要去西藏时,他一下子接受不了,我知道他是不放心。”杨轶说,在和父亲进行一次长时间的沟通后,父亲才最终支持自己的决定。

  2018年8月中旬,收到援疆任务的通知后,何志明与妻子进行沟通,“现在有一个援疆的任务需要人去,我想报名。”“两个问题:你够不够资格?你的技术怎么样?”“资格够,我也相信自己的医术,就是担心你照顾不过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放心去援疆!家里有我!”2018年8月30日,何志明作为广东省第八批援疆医生前往新疆伽师县,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涯。

  身为一名医生,李勇基远赴凉山义不容辞。但回到丈夫和儿子的角色时,李勇基最牵挂的还是一家老小。坚强的妻子无怨无悔的支持,更坚定了他援川的想法。“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李勇基表示,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三水人,接受援川任务将能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他希望与当地的医生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在某些疾病上的本土疗法,丰富自身的临床实践。

  酸甜苦辣

  在异地他乡,三水的医生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开启全新的生活,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郝晋齐所在的墨脱县周边高山环绕,出行就意味着危险。因为经常穿着解放鞋走岩石山路,郝晋齐两个脚趾甲都脱落了。

  晚上没有电、没有网络,只有发电机的轰鸣声,但郝晋齐一待就是两年,还与墨脱的居民成为了朋友。“买东西都可以刷脸了。”郝晋齐告诉记者,墨脱县城人口较少,大家后来都知道来了个广东医生,看到他就格外热情。

  “初到西藏,你很难适应西藏的气候。风景很美,但是充满了危险。”黄伟生告诉记者,初到西藏林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手一个氧气瓶。高原缺氧反应是援藏医生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初到林芝,黄伟生有段时间肠胃一直不舒服。“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海拔太高,用水壶烧水烧不开,所以一直喝的是生水。”黄伟生告诉记者,直到本地医生提醒,他换成高压锅烧水后,肠胃问题才解决。

  在林芝生活,黄伟生有了一个新的体验,就是碰上小地震依然能安然入睡。黄伟生介绍,林芝经常会有小地震,一开始会害怕,现在已经习以为常。“有一次发生了一场震级大些的地震,朋友同事都很担心,给我打电话。我住的地方墙壁裂开了一些,天花板掉了水泥下来,但是自己没有什么害怕的感觉。”黄伟生笑言,当时已经习惯了林芝的一切,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

  西藏含氧量仅为平原的77%,紫外线辐射是平原的5倍,意味着即使平地行走也像平原负重20斤。杨轶表示,每次外出急救奔跑的时候,自己总是跑得气喘吁吁。因为高原反应,杨轶长出了凹凸不平的手指甲,在回到三水3个月后才恢复正常。

  老家在广西的李杰生因为无法适应西藏地区的饮食习惯,体重曾最多下降了12斤。“后来买了高压锅,偶尔自己做些吃的,慢慢就习惯了。”李杰生笑言自己算是减肥成功了。

  流鼻血是每一个援疆援藏医生都会经历的。“天气太干燥了,我基本上一个星期有3至4次流鼻血的经历。”杨轶告诉记者,经常是早上起床轻轻擦一下鼻子就出血了。

  气候干燥、漫天风沙,这是罗晓东对新疆的第一印象。在新疆生活的日子,罗晓东格外怀念南方的梅雨季节。伽师县位于戈壁边缘,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干旱缺水。罗晓东介绍,在新疆洗澡只能简单冲洗,不能使用沐浴露,不然皮肤会干燥到脱皮。每次外出,皮鞋上总会沾上厚厚的黄沙。

  尽管辛苦,幸福的时刻却也很多。“我的新疆同事经常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给我们许多温暖。”黄伟生说,离别的时候大家都忍不住哭了。李杰生则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生哥”。

  罗晓东说,当地居民非常尊敬他们,在街上遇到他们会非常热情。帮病人看好病,会收到他们发自肺腑的感谢。

  医者仁心

  一场守护生命的接力,为当地人民送去了健康。

  郝晋齐还记得当初刚到墨脱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场景。矮旧的两层平房,48个医护人员,20张病床的住院部到处散落着酒瓶,脏乱不堪。“当地居民喜欢喝酒,住院都离不开酒,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劝导,最终让住院部恢复了干净。”郝晋齐告诉记者,墨脱县卫生服务中心只有一间手术室,没有消毒供应室,基本上不能开展手术,通过援藏医疗队解决消毒供应炉后才具备了手术条件。

  有了手术条件,但没有手术医生。郝晋齐把自己变成了“全科医生”。他做的第一例手术是一个妇科手术,帮助一名妇女摆脱了病痛。后来,通过口碑相传,墨脱的居民都知道了郝晋齐,有什么病痛都要找他看一看。随后,郝晋齐帮助墨脱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系列手术,让许多医生能够独立进行手术,无需再转院。

  在郝晋齐留在墨脱的第二年,他通过手术成功抢救3名极度危险的病人,“郝一刀”的称呼从此在墨脱传开。当他离开时,墨脱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升级为自治区二级乙等医院。

  黄伟生在林芝市人民医院时,在他的努力下,医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获得多项自治区比赛奖项,更获评自治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推送参加全国评选。在广东援藏医疗队成果记录片中,黄伟生成为该纪录片的男主角。

  李杰生发现林芝当地结核病人较多。他冒着感染的风险,帮助众多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杨轶经常来回奔波10多个小时接诊病人,通过传帮带,让当地原本害怕抢救病人的医生不再害怕进抢救室。

  新疆伽师县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伽师县唯一的县级医院。随着罗晓东和队员们的到来,帮助诊治骨科病人超过1000人次。何志明现在每天平均8台手术,如今在伽师县绝大多数复杂骨科病人不需转院或请教授,就能得到很好的救治。

  援疆医生也架起了佛山与伽师的另一座桥梁。三水区人民医院捐赠10万元医疗设备,顺德第二人民医院捐赠100万元医疗设备,佛山热心人士捐赠眼科光明行动,免费为450多名白内障老人完成手术……

  作为三水区人民医院对口支援专家,李勇基来到四川凉山盐源县人民医院工作已有两个多月。刚到盐源县人民医院不久,他发现当地出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患者咳嗽时还有粉红色泡沫痰。他立即知会科室主任并建议升高医疗事件等级为“病危病案”并组织抢救。由于此次抢救过程及时高效严谨,被当地医生誉为“教科书般的抢救”。

  李勇基的援川时间是2018年4月到10月,为了当地医院的临床工作需要,他决定将援助时间延长到今年9月。

  在盐源县人民医院,李勇基帮助许多患者脱离病痛,收到患者送上的锦旗。不久前,一名患流行性出血热的幼儿住院时,李勇基担心该患儿病情加重,整夜和衣躺在床上,不敢熟睡,时刻做好抢救的准备。

  刚抵达大凉山时,李勇基只是一名普通的援川医生。一个半月后,他被推荐担任盐源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后来他又挂职担任该院副院长。比起头衔的变化,李勇基更开心的是自己医术和理念被当地医生接受了。“最开始讲课交流时,当地许多医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现在不一样了,每次大家都说‘请多讲一些’。”李勇基开心地说。

  ■特写

  感动你我的故事

  1.郝晋齐

  2014年,三水区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郝晋齐主动申请援藏,成为该院第一批援藏医生,随后又选择在墨脱多留一年,并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表明决心。两年时间完成340例手术,帮助墨脱县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二级乙等医院。每周,郝晋齐和援藏医疗队的伙伴都要下乡义诊,最长的一天是走了14个小时。在通过手术抢救3名危重病人后,“郝一刀”的故事至今在墨脱流传。

  2.黄伟生

  2017年,三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黄伟生成为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一名急诊医生,奔跑在雪域高原,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申报“三甲”医院。在国家卫计委委托广东省卫计委拍摄一组反映广东援藏医疗队成果纪录片中,黄伟生成为该纪录片的男主角。

  3.罗晓东

  2017年,年近50岁的罗晓东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前往新疆。罗晓东帮助诊治骨科病人超过1000人次,先后10多次收到病人的感谢信和锦旗。帮助伽师县人民医院申请了12项新技术、新项目,挂职伽师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作为佛山援疆医疗队队长,罗晓东加强与佛山医疗机构与热心人士的沟通交流。三水区人民医院捐赠10万元医疗设备,顺德第二人民医院捐赠100万元医疗设备,佛山热心人士捐赠眼科光明行动,免费为450多名白内障老人完成手术……

  4.李杰生

  2018年5月,李杰生前往林芝市人民医院。因为饮食习惯的差异,体重最多减轻了12斤。克服各种困难后,李杰生通过病例教学,提升林芝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冒着感染结核病的风险,为众多结核病人进行影像检查。如今,林芝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医生遇到专业性问题还会通过微信向他请教,亲切地称他为“生哥”。

  5.杨轶

  2018年5月,杨轶成为林芝市人民医院一名急诊科医生。经常来回奔波10多个小时接诊病人。通过传帮带,让当地原本害怕抢救病人的医生不再害怕进抢救室。回到三水,他放弃休假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

  6.何志明

  2018年8月,何志明前往新疆伽师县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生涯。平均每天8台手术,让他很多时候午饭都只能在手术室解决。虽然辛苦,但也意味着更多病人可以留在当地治疗不需要再转院。

  7.李勇基

  2018年4月,李勇基进入盐源县人民医院工作,参加了感染内科90%以上的急危症抢救。帮助众多患者脱离病痛,收获多面锦旗。援川一个半月后,他被推荐担任盐源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后又挂职担任该院副院长。为了当地医院临床工作需要,他主动将援助时间延长至今年9月。

  南方日报记者 魏英 通讯员 徐浪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