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素有“高原仙子”美称的黑颈鹤开始南迁,前往西藏林周县、墨竹工卡县等地越冬。据悉,每年10月中下旬,黑颈鹤陆续飞抵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等地越冬。

文/记者 张雪芳 图由洛克提供
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喜欢逐水而居,餐风饮露,以冰雪为伴,它们采用鸟类中并不常见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模式,一生只有一个伴侣,这让很多人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爱的真谛。黑颈鹤的迁徙,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摄影师不远千里,蹲点守候,用镜头记录它们越冬的一点一滴。
近日,记者在墨竹工卡县境内下乡途中偶遇惊喜——几只黑颈鹤悄然现身墨竹工卡县直孔水电站附近的水域,它们正是今年首批前来此地越冬的“高原贵客”。通过镜头,记者看到黑颈鹤迈着轻盈的步伐,在水边悠闲地走来走去,不时抬起头看向远处。几只黑颈鹤不时掠过水面,划开道道涟漪,或在河边低头觅食,或闲庭信步梳理羽毛,时而又挥翅舒展身姿,与周边成群的牛马、远处巍峨的雪山及静谧的湖泊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美画卷。在直孔水电站水库的碧水银光里,这座水库正以万顷之广润泽田野、滋养大地生灵,守护着万物与水共生的亘古契约。
据了解,每年10月中下旬,前往墨竹工卡县越冬的黑颈鹤会陆续抵达,它们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唐加乡、扎西岗乡、工卡镇、甲玛乡及扎雪乡一带,成为当地秋冬季节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在西藏,黑颈鹤的身影遍布55个县域,它们主要选择高原河流、湖泊、沼泽和草甸等湿地作为栖息地。随着西藏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黑颈鹤的种群数量也在逐渐增多。2000年,黑颈鹤的数量大概是4000只,到现在整个西藏越冬区记录到黑颈鹤的数量超过1万只。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杨乐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黑颈鹤迁徙路线有三条,第一条从青海中东部出发,前往滇西北的纳帕海至拉市海一线越冬;第二条从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湿地迁往云南昭通大山包和贵州草海越冬;第三条迁徙路线主要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越冬的黑颈鹤(西部种群)。其中一部分会往北飞往色林错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甘肃、青海等地进行繁殖;一部分沿雅鲁藏布江往西迁徙到玛旁雍错-拉昂错流域、狮泉河流域以及印度的拉达克地区等区域进行繁殖;另有少量黑颈鹤在喜马拉雅山脉周边进行垂直迁徙。近年来又进一步证实沿雅鲁藏布江往西迁徙路线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