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资讯

税惠春风润雅砻 守护非遗助发展

2025-08-12 西藏日报


图为山南市税务干部为藏剧团负责人讲解财税要点。


图为税务干部向氆氇合作社负责人讲解税惠政策。 文/图 记者 武沛涛

  从乃东区扎西雪巴藏戏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首届西藏非遗周的惊艳亮相,到加查县木碗纹路里藏着的千年匠心;从贡嘎县杰德秀镇纯手工编织的邦典(藏式围裙),到扎囊县氆氇织就的五彩斑斓与杂玉陶器上镌刻的“藏文化密码”——这些流淌在山南血脉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春风里焕发新生。

  税惠护航:

  让千年藏戏唱响新时代

  “咚咚锵——”随着鼓点响起,扎西雪巴藏戏演员身着绚丽戏服,以雄浑激昂的唱腔演绎着古老故事。舞台上,这项拥有600余年历史的艺术惊艳全场。台下,山南市税务部门的“非遗服务专班”正默默守护着这项文化遗产的弘扬和传承之路。

  为支持藏戏传承与发展,山南市税务部门为扎西雪巴藏戏传承基地、剧团及82户藏式特色民宿量身定制了税惠“大礼包”: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一对一”辅导落实。这些政策确保了传承主体“应享尽享”。开通“非遗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对接藏戏演出、道具制作、民宿经营等涉税业务,从发票申领到申报缴费,全程优先办、高效办,让传承人在艺术创作上多用心、在流程审批上少跑腿。

  “以前我总担心办税耽误排戏,现在税务干部主动上门讲政策,连申报流程都手把手教,我们现在只管专心打磨唱腔和动作。”扎西雪巴藏戏传承人兴奋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市税务部门联合文旅部门绘制“税惠文旅地图”,将藏戏演出点、传承基地纳入文旅推广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帮助藏戏打破地域限制,从乡村戏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宾顿小组,西藏第一部藏戏《琼结·卡卓扎西宾顿》同样沐浴着税惠阳光。

  作为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藏戏保留着浓郁的雅砻农区唱腔,却曾因“不懂政策、不会经营”陷入传承困境。

  琼结县税务局聚焦痛点,推出“管家式”服务:整理非遗发展税费政策清单,带着表单走进戏班排练场,现场讲解剧团合规经营的财税要点。针对戏服制作、演出收入等环节,税务局细化免税政策适用范围,让传承人明明白白享优惠、安安心心传技艺。

  税惠助力:

  让手工器物焕发新生机

  扎囊县杂玉沟,溪水潺潺,陶土温润。非遗传承人阿尼次仁坐在土窑旁,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摩挲着刚出窑的陶器。

  “以前守着老手艺,只会埋头做陶器,销路和办税都是难题。”阿尼次仁感慨,“现在税务干部教我们线上开票、申报社保缴纳,告诉我们小规模纳税人能免税,我现在的心思全放在琢磨技艺上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手艺人的“贴心管家”,扎囊县税务局“税安帮”志愿服务队针对传承人多为个体或小合作社、办税能力弱的特点,推出一站式辅导,手把手教学培训,让“指尖办税”如“指尖技艺”般流畅。

  在加查县,木碗制作技艺的传承同样受益于税惠“及时雨”。

  西藏山南加查达布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当地木碗产业的“领头雁”,2024年享受各项税费减免72万余元。“这笔钱一分没乱花,全用来请老匠人培训新人,现在工坊里年轻人多了,新设计的木碗还能在网上卖。”公司负责人桑珠指着货架上的文创木碗说。

  为让手艺人算清收入账,加查县税务局干部定期走进工坊,讲解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帮工人核对工资、社保与税款。“以前总不清楚该缴多少税,现在税务干部给我们列了明细单,挣多少、缴多少、剩多少,明明白白!”车间里的工人笑着说。

  在错那市卡达乡,藏刀制作技艺的传承因税务部门的“简化流程”加速前行。卡达藏刀以锋利坚韧、纹饰精美著称,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刀销售已成为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藏刀制作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以前办税要填一堆表,耽误不少时间。”错那卡达藏刀销售店工作人员珠久说,“现在税务部门开通了远程帮办、预约办税,打个电话就能预约,到了直接办,省出的时间能多打磨两把刀。”

  税惠赋能:

  让纺织非遗织就振兴路

  “税务干部就是我们的‘织锦伙伴’。去年以来,我们合作社享受税费减免14万余元,这笔钱全用来购买新式织机和培训年轻学徒。”扎囊县施贡村农民传统氆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古桑罗布抚摸着织物,脸上荡漾着笑容。

  作为“氆氇之乡”,扎囊县的氆氇织造技艺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氆氇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扎囊氆氇已从传统藏袍原料蜕变为文化IP,衍生出时尚服饰、文创艺术品等近百种产品,带动3000余名农牧民就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蜕变的背后,是税惠政策的“穿针引线”。扎囊县税务局梳理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清单,税务干部带着表单走进合作社,现场讲解政策、演示申报流程。

  西藏哗叽服饰有限公司是当地“泽帖尔”生产的龙头企业,目前从设计到销售全链条覆盖,但运营初期曾因“不懂财税”犯难。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遇到过很多困难,业务员不了解政策、不熟悉业务。”公司负责人巴桑告诉记者,为解决公司的办税缴费需求,当地税务干部常常主动上门走访,指导公司成立专业的财税团队,每年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出具审计报告及税审报告,确保按时足额申报纳税。现在,公司引入先进的税务管理系统,实现发票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提高了办税效率,降低了税务风险。

  在西藏,随处可见妇女腰间系着五颜六色、细横线条的围裙。作为“邦典之乡”的贡嘎县杰德秀镇,这里的手工围裙以色彩艳丽、耐寒实用而闻名。

  贡嘎县斯麦拉色围裙编织厂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邦典”生产企业。今年6月,贡嘎县“红韵”税收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年度“纳税人大走访”行动中,走进该厂开展税惠政策宣传及困难诉求征集工作,现场对企业申请“税e贷”的资格和流程进行辅导,鼓励企业合规经营,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企业负责人普布卓玛向记者介绍:“2024年,我们享受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减免合计4万元。现在,我们的合规诚信经营换来了‘税e贷’的资格,让我们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