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开展模拟考古实践。
学员们参观无土栽培的薄荷。图/记者 余书冉
为扎实推进“文化强区”战略,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高原地理,精心策划推出“多维度对话拉萨”研学品牌。首批两条精品研学路线正式公布,它们以“沉浸式体验”为钥,解锁拉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明密码,让每一位参与者在触摸、聆听、品味中,读懂西藏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历史必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条精品研学线路
配备多个领域专家师资团队
拉萨首批推出的两条精品研学线路——“探秘温江多遗址考古研学一日游”与“漫步古城拉萨历史文化研学线路”,均配备由文物、考古、历史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实行不低于1:10的师生配比,确保每位学员在研学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专业指导。
近日,记者随“探秘温江多遗址考古、才纳产业园研学一日游”团队从拉萨启程,前往温江多遗址。该遗址坐落于拉萨市曲水县才纳镇,地处拉萨河下游右岸的扇形冲积谷地,海拔3600米。19名来自区内外多所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在考古专业人士引领下,开展实地参观。
参观标本、现场实践
学员们深刻认识“考古学”
在温江多考古工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珠吉引导学员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源之旅。她首先带领学生参观遗址展览区,系统展示出土的砖、瓦、陶、石、骨、铁等文物标本,结合每件文物的形制特征、功能用途及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生动阐释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
实践环节中,考古工作者将学员分为两组,每组配备手铲、毛刷等专业考古工具。在考古工作者的现场指导下,学员们在指定区域开展模拟考古实践,亲身体验刮面等考古工作流程。指导老师随时解答技术疑问,示范操作要领,帮助学员们建立起对“考古学”的科学认知。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学生旦增次仁说:“平时我就对历史很感兴趣,这次看到活动信息,我立刻报名参加了。今天的学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不仅分清了陶器和瓷器的区别,更真实体验了考古工作者的日常。”
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
构建融合发展立体课堂
曲水县秀色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是此行的第二个研学点。雪域花谷园内,大丽花与鼠尾草花田如调色盘般交织,斑斓色块随风轻颤。步入萌宠乐园,羊驼悠然咀嚼饲料,小浣熊在木架上调皮攀爬,孩子们通过与动植物近距离互动,既感受到趣味性,也在心中种下了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种子。现代农业科普馆内,互动展陈以智能温控系统、无土栽培技术等科技应用案例为核心,生动展现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学员们的探索热情。无土栽培馆中,墙体上的薄荷与碰碰香郁郁葱葱,巨人南瓜的藤蔓沿支架舒展攀援,学员们围作一圈,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南瓜能长这么大!”最后,学员们来到藏药馆,通过参观复原的传统制药场景与冬虫夏草等珍贵药材标本,系统了解藏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脉络……
曲水县秀色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既承载着文成公主带来花海药城的美丽传说,更以有机农业观光、拉萨生态农耕藏药材博物馆为核心载体,构建起西藏农业、文化、生态融合发展的立体课堂。
研学之旅多维体验
呈现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脉络
另一条精品研学线路——“漫步古城拉萨历史文化研学线”,则以布达拉宫雪城、唐蕃会盟碑、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等核心地标为节点,将传统的“参观景点”转化为“行走的历史课”。在布达拉宫雪城,实景实物展现历史上的西藏与中央政府互动的脉络;八廓街唐蕃会盟碑前,汉藏双语的碑文镌刻着千年“和同为一家”的深厚情谊,让“民族团结”从史料记载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图景;走进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泛黄的公文与馆藏的印章等实物,直观印证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使“祖国统一”的历史逻辑更具象化。研学途中,特色藏餐的香气成为文化体验的延伸——酥油茶的温热将视觉认知与味觉感知相融合,在“看文化、听文化、品文化”的多维体验中,完整感受拉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我们设计的研学活动通过系统性与互动性兼具的课程架构,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中培育文化自信,激发科学探索精神。”拉萨市文物局副研究员次仁多吉说。
未来,拉萨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根据研学活动报名情况,动态优化研学路线与考察点位配置。有意愿参与的,可通过“拉萨文旅”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报名指南、进行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