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现代西藏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西藏站活动启动

2025-10-19 西藏日报

  近日,“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西藏站活动在西藏大学启动。此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吸引多家相关单位代表和高校师生参与。启动仪式上,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向西藏大学图书馆捐赠一批古籍保护成果图书,进一步推动馆校合作。

  在随后举行的首场专家讲座中,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研究馆员白张以《13至16世纪藏文刻本特点及作用》为题,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内容扎实的专题讲座。学生们专注聆听、踊跃提问、互动频繁,展现出对古籍保护的浓厚兴趣。此次“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课程嵌入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编目、修复、数字化等核心技能。

  西藏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学生迫哈在听完讲座后说:“讲座让我意识到古籍保护不是埋在纸堆里的学问,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西藏是我国藏文古籍荟萃之地,全国约三分之二的藏文古籍存藏于此,登记总量达1.8万余函,其中305函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作为藏文古籍收藏与研究的重要基地,西藏大学馆藏古籍近1.2万函,其中,“菩日文献”、被誉为西藏“贝叶经”的桦皮经卷等珍本备受学界关注。近年来,学校还开设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专业,并将“古籍修复”列为必修课程,持续加强古籍保护人才培养。

  西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推进古籍保护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计划增设“藏文古籍解读”“古籍数字化应用”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懂藏文、通古籍、会保护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