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夏末,阳光倾泻在雅鲁藏布江宽阔的谷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扎囊县境内,一座座智能玻璃温室熠熠生辉。推门而入,蓝莓枝叶繁茂、果香隐约,现代化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包装盒上,雪山映衬饱满果实,无声诉说着这片曾经的荒芜戈壁,如何蜕变为“云端果园”的振兴故事。
西藏雪域蓝莓。罗雨欣摄
“在海拔3700米种出高品质蓝莓,我们靠的是科技,是创新!”西藏戈壁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旸说道。该公司依托56项国家专利技术,实现了从组培育苗到智能种植的全产业链管控。物联网系统实时精准调控温湿度,水肥一体设备按需滴灌,自主研发的富硒营养液定向促进果实生长,而国内首创的水培模式更是突破“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的技术壁垒。
在扎囊县种植基地的中控室内,光照、温湿度等数据实时跳动,仿佛为每一株蓝莓筑起“数字保护屏障”。叠加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天然气候优势,最终孕育出口感浓郁、糖酸适中的优质蓝莓。
如今,这片曾经的戈壁滩已成为现代化智慧农业的示范园区。企业通过错峰上市策略,让西藏蓝莓走进盒马、7FRESH等高端商超,走向全国市场。正在修剪枝条的农户次仁脸上洋溢着笑容:“每月稳定收入5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据悉,该企业全年带动就业超600人次,不仅以科技赋能非耕地资源利用,更有效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真正让荒滩变身为“致富田”。
蓝莓种植的智能温室场景。罗雨欣摄
立足高原特色资源,扎囊县的蓝莓产业蓝图正进一步展开。未来将依托“植物工厂+文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造高含氧量生态旅游区和驿站式生态酒店;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探索智算中心余热在农业温室中的二次利用,推动数字工业化农业在雪域高原持续深耕。(吴雨仁、欧阳易佳、杨曦、次仁罗布、李海霞 实习生罗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