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横跨数百公里的生命接力。今年1月,69岁的罗布在西藏定日地震中身受重伤,导致骨盆骨折、肋骨骨折、腹腔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拉萨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组建救治团队,与时间赛跑、和死神较量,成功将他从死亡边缘挽回。
这是35岁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普布次仁的日常……
西藏的弦子总在风中轻轻吟唱:“我们是一片草原上的羊群。幸福时,共享水草;困厄时,共攀陡坡。”2025年的冬天,这句话在雪域高原上,化作了最动人的注脚。
1月7日,日喀则的大地突然震颤。6.8级的地震撕裂了冬日的宁静,也让69岁的罗布老人陷入险境。当拉萨市的医护人员星夜兼程赶赴震区,当罗布被紧急转运至拉萨市人民医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守护战随即打响。
今天,《60年60人·拉萨讲述》第三期,带您感受这场跨越数百公里的生命接力。
重症监护室的灯光,亮了一个多月。主治医生普布次仁回忆,刚入院时,老人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整个救治团队的心。“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专班,从检查到用药,从护理到康复,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老人从‘陡坡’上拉回来。”
2月19日,春寒尚未褪去,病房里却暖意涌动。当罗布扶着辅助器械,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迈出第一步时,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笑容。那一步,是生命的重启,更是跨越山海的承诺。
大半年后,我们专访了普布次仁医生。“其实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普布次仁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如今,当罗布在家乡的院子里缓缓散步,当普布次仁再次穿上白大褂走向病房,我们终于明白:所谓“共攀陡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危难时伸出的援手,是寒夜里点亮的明灯,是每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紧紧相依。因为我们深知,草原的约定,始终如一——你若需要,我必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