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人才已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湖北省广水市锚定建设新时代鄂北人才高地的目标,全力打造 “人才汇聚之城 人才梦想之城”,通过创新政策机制、促进产才融合、提升人才服务、畅通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各类人才加速汇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政策机制,打造引才“强磁场”
广水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近年来相继出台 20 多项涵盖各领域的人才政策。这些政策具有覆盖面广、支持力度大、支持措施多、评价科学等特点,贯穿人才发展全过程与创业全周期,形成了强大的政策竞争力。
自 2018年起,广水市积极探索“人才评价、人才奖励”等引才政策,坚决破除人才评价中的“四唯” 倾向(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根据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技术技能等不同领域的特性,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方案,将人才的评价、待遇与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紧密挂钩,确保用精准的 “尺子”衡量各类人才。
为了让人才更快享受到政策红利,广水市借鉴政务办理“容缺审批”机制,针对企业 “三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毕业生申请免租入住人才公寓的事项,全面推行网上无纸化信任制审批。这一举措实现了人才享受政策“零材料”,政策落地 “零障碍、零等待”,极大地提升了政策兑现效率。同时,广水市还拓展信任制申报应用场景,在“爱才重才奖” 申报过程中,允许单位先行自行核算申报,入选后再提交证明材料,有效减少了企业申报所需材料,提高了申报效率,赢得企业广泛赞誉。
推动产才深度融合,激活发展“新引擎”
广水市将招才引智与产业布局紧密结合,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完善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融合互动机制。凭借这一机制,成功引进多个重点企业项目,吸引“博士后人才站” 等高技能人才服务站落户,众多博士人才也随之汇聚广水。
广水市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叠加优势,积极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中部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截至 2024年底,该市累计登记孵化场地面积达 10.08 万平方米,引进并培育了 15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
此外,广水市通过举办省、市级人才考察洽谈、乡村振兴“百人科技下乡” 等引才活动,主动对接生物育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农林业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助力水稻、油菜、大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实现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成果推广。同时,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特色产学研基地,以科技兴农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提升人才服务质量,构筑留才“好生态”
广水市始终秉持“人才服务是人才工作的第一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紧跟人才对服务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优化人才服务。
在精准服务高端人才方面,广水市对高端人才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力求一次性满足人才多方面需求。通过整合各级人才科技产业政策,形成 “整体服务方案”,从公司选址注册阶段就为人才项目提供清晰指导。为加速人才项目落地,广水市与产业园区开展资源互换,探索出“创业场地零等待” 模式,有效解决了创业起步难题。此外,号召全市科技型企业参与共享,提高了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全力打造人才政务服务网络,实现人才企业政务事项一站式办理,让数据 “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广水市的人才服务不仅高效,更充满温度。该市高标准建设产业人才集聚地,打造了建筑面积超 2 万平方米的全新人才公寓,公寓内配备齐全的家具、家电、厨卫等生活设施,还设有健身房、图书馆、咖啡厅等休闲交流场所,让人才能够“拎包入住”。
畅通绿色通道,拓宽聚才“快车道”
广水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扣“汉襄肱骨、神韵随州” 区域发展定位,聚焦事业单位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创新引才机制,拓宽聚才渠道,致力于打造鄂北人才集聚高地。
2024年以来,广水市打出“高校双选会 +专项招聘 +定向引进”的组合拳,先后组织 12场招聘活动,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 相结合的模式,主动对接省内外高校,精准开展“才聚广水” 校园招聘。同时,优化本地政策,开辟基层定向招聘、援疆援藏人才回流、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招聘及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 高校毕业生考核聘用等绿色通道,实现柔性引才与刚性引进协同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招引各类专业人才 57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32 人,为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补充了新鲜血液。
展望未来,广水市将持续深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完善人才公寓、岗位待遇、生活补贴等配套政策,着力构建“近悦远来” 的人才生态,为冲刺百强县、建设现代化新广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余尚军、邓晓东 李友霞 张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