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5月轮换入驻西藏阿里地区以来,西藏民族大学第十三批驻村工作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阿里牧区注入高校智慧与温情力量。
驻村工作队入驻后迅速开展全覆盖走访,建立村民信息和“急难愁盼”问题台账,重点帮扶困难户、返贫监测户等群体。通过发放双语便民联系卡、协调医疗义诊、发放生活物资等举措,解决群众就医、就学、住房等实际问题。在古昌村,工作队历时半年推动解决19户牧民住房建设遗留难题。
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改则县搬迁领导小组,深入多玛村、玛日玛村、古查村三个搬迁村的牧民家中,开展搬迁安置宣传工作,向牧民详细宣讲搬迁、安置政策。工作队队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做好3个搬迁安置村的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水电和房屋维修、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工作。
工作队立足实际,协调每个村10万元帮扶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古昌村白绒山羊养殖基地挂牌,玛日玛村销售煤炭助集体增收。2024年古昌村集体合作社分红511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82万元。
为发挥西藏民族大学优势,驻村工作队深入改则县各级各类学校调研,助力改则县教育高质量发展。驻村工作队大力支持改则县干部通过成人高考参加西藏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习,为改则县组织开展统计业务、教师业务和涉农等多种培训。另外,工作队积极联系各类企业,为改则县各学校捐赠了总价值超过50万元的各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