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滚动图

定日地震灾后重建民房均已全面建成并交付

2025-10-30 中国西藏网

  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日喀则积极开展了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图为定日县森嘎村


图为灾区群众入住新家

  人民至上,扛起重建的千钧重担 

  此次重建,共涉及7个县、47个乡镇、486个村,任务极其繁重。重建民房2.2万余户,维修加固1.05万余户,总面积达416万平方米。面对点多、线长、面广的重建布局,以及高寒缺氧、地质复杂、有效施工期短等挑战,日喀则上下将使命扛在肩上。震后第3天,重建的蓝图便开始绘制。3月初破土动工,6月初全面开工,截至目前,所有重建和维修加固的民房全部建成并交付钥匙。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中国速度”,背后是134家企业、2600余名施工管理人员、6.1万余名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以及市县乡村6600余名党员干部的一线蹲守与保驾护航。

  新旧蝶变,家园面貌焕然一新 

  灾后重建,不仅是为群众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更是一场关于生活与希望的重塑。 

  从“老房栖身”到“新居筑梦”,崭新的门窗迎来了崭新的生活。灾区群众口中说得最多的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深深感恩。这份跨越山河的关怀,化作了他们建设新家园、守护新生活的坚定信心。 

  灾区面貌实现华丽蜕变。昔日的断壁残垣,已蜕变为安全稳固、功能齐全的宜居家园。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重建引入了“客厨卧分离”的现代居住理念,6种不同户型避免了“千村一面”,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配套完善的水、电、路、讯等设施,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这不仅仅是一场“物质的重建”,更是一场引领生活方式的“精神重塑”,群众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精神风貌,成为灾区最动人的风景。 

  同心铸魂,民族团结之花璀璨绽放 

  在这场重建硬仗中,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精神得到了极致彰显。 

  来自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各民族的建设者,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托举起灾区的新家园。内地技术工人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促进了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 

  重建过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创收2.46亿元,让群众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这场轰轰烈烈的重建,让灾区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感情更加真挚。 

  淬炼升华,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灾后重建是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和锤炼。市县乡三级党员干部在应急处突、系统谋划、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一线,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党旗在重建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干部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任务最重的地方,干群关系在并肩奋战中变得更加紧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决定性增强。 

  回顾这段重建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至上是力量源泉,民族团结是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如今,一个焕发新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板,正巍然屹立于世界屋脊,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关于坚韧、团结与重生的伟大故事。(中国西藏网 记者/次旦拉姆 供图/日喀则市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