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法治

“法律明白人”扎根社区一线——让法治温度浸润每个角落

2025-11-06 西藏法制报


图为旦增卓嘎在调解室处理纠纷案件。图/记者 贡曲罗杰

  在拉萨市城关区的社区街巷间,活跃着一批扎根基层的“法律明白人”,他们以专业法律知识为笔,以耐心共情为墨,在纠纷调解一线书写为民服务的答卷。23岁的旦增卓嘎从内向学子成长为“群众贴心人”,30岁的旦增扎巴四年坚守化解近百起矛盾,他们与各级普法力量形成合力,让法治温度浸润社区每个角落,让“为人民服务”落地生花。

  聚焦劳资纠纷痛点

  让“为人民服务”落地生根

  “‘为人民服务’不只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帮群众解决难题。”这句话,是23岁的拉萨市城关区夺底街道司法所专职调解员旦增卓嘎从事调解工作近一年来的深切感悟。作为一名毕业仅一年的法学专业学子,她从性格内向的职场新人,成长为能从容化解劳资纠纷的“群众贴心人”,用耐心与专业在社区纠纷调解一线书写青春答卷。

  2024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旦增卓嘎,因性格柔和、对“化解矛盾”充满期冀,看到专职调解员招聘信息后便毅然报名。“起初想得特别简单,觉得只要懂点法律,把双方说和就行。”回忆起初入职的心态,旦增卓嘎笑着说。

  现实很快让旦增卓嘎明白调解工作的复杂性,法律知识是基础,学会“聆听”才是关键。因此,每次面对纠纷,她都会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从抱怨与争执中梳理核心矛盾。“有时候当事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方案,也是一个能耐心听他们说话的人。”旦增卓嘎说。

  在旦增卓嘎处理的纠纷中,劳资纠纷占比最高,也最考验调解技巧。她告诉记者,不少务工人员尤其是年龄较大者,因轻信“熟人介绍”,未与用工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旦出现欠薪问题,往往拿不出关键证据。“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帮他们搜集上班签到记录、打卡截图、工友证言等间接证据,一点点厘清事实。”每次调解时,旦增卓嘎都会反复提醒:“不管是不是熟人,都一定要签劳动合同,保存好相关凭证,这才是保护自己的关键。”

  以柔肩扛起调解重任

  00后调解员的成长蜕变

  高效化解矛盾,是调解工作最打动旦增卓嘎的地方。不同于司法途径的程序严谨、耗时较长,部分劳资纠纷经调解后,当天就能达成一致,甚至实现“现场实时转账”,让务工人员当场拿到被拖欠的工资。“看着他们拿到钱时舒展的眉头,我就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旦增卓嘎说。这种“把事办在当下”的成就感,让她更加坚定了做好调解工作的决心。

  (下转02版)(上接01版)

  不过,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入职时,方言障碍与年龄质疑曾让旦增卓嘎倍感压力。部分当事人觉得她年纪小、经验不足,不愿敞开心扉沟通。“那段时间压力也大,担心自己做不好。”但她没有退缩,一方面主动学方言打破沟通壁垒,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还向经验丰富的老调解员请教沟通技巧。

  作为法学专业毕业仅一年的新人,如今,旦增卓嘎不仅性格变得更加外向开朗,也从起初认为“懂法就能说服双方”的职场新手,迅速成长为能从容调解劳资纠纷的“法律明白人”。

  “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谈及未来,这位00后调解员眼神坚定,“调解工作没有终点,我还要继续学习,用更专业的服务帮更多人化解矛盾,让‘和谐’真正走进社区的每个角落。”

  四年坚守化解邻里愁

  “五步工作法”筑牢和谐基石

  在拉萨市城关区八一街道八一社区,30岁的旦增扎巴也是一名深受居民信赖的“法律明白人”。四年来,他扎根社区调解一线,从农民工讨薪无门的困境中汲取初心,用专业与耐心化解近百起纠纷,成为居民心中值得信赖的“定心丸”。在他看来,“法律明白人”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评理”,更在于提前介入、疏导情绪,防止矛盾升级,最终守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翻开旦增扎巴的调解日志,工资拖欠和邻里纠纷占比最高。而处理这类纠纷,他有一套严谨的“五步工作法”,受理、调查、调解、签署协议、回访。“这五步当中,调查和回访最不能含糊。”旦增扎巴说。他深知,调查不细致会导致拖欠问题反复,回访缺失可能让矛盾“死灰复燃”。因此,每处理一起纠纷,他都会反复核对信息,调解结束后定期回访,确保协议落到实处。

  调解工作中,遇到双方不懂法、无书面协议且各执一词的“硬骨头”,旦增扎巴会用“磨”的功夫,通过多次沟通缓解对立情绪,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曾有两名居民因房屋租赁纠纷险些动手,经他多次上门调解,不仅化解矛盾,还让两人冰释前嫌成为生意伙伴。

  为了提升调解能力,旦增扎巴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姿态,常常主动向辖区警务人员请教法律知识,和下沉干部交流群众工作技巧,不断充实自我。四年的调解工作经验,不仅让他练就了善于倾听的本领,更磨砺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谈及未来,他眼中满是期待:“我希望能把八一社区的调解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打造成有亮点、有特色的社区品牌,让更多居民感受到调解的温度,让和谐成为社区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