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范夏末秋初道路交通事故,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昌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下简称“支队”)于8月4日至19日组织开展为期15天的异地交叉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
科技助力成为本次行动一大亮点。支队整合“智慧交通”系统、电子监控、缉查布控及无人机巡逻等资源,构建“空中+地面”立体化监管网络。通过AI识别系统抓拍驾车打电话、未系安全带等行为15起,借助“云哨”系统预警超速、疲劳驾驶等高风险行为387起。同时在事故多发路段增设警示柱、震荡减速带68处,弯道事故发生率下降74%。
针对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突出问题,支队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G317、G318等国道上设立15个执法站,实行“白+黑”“5+2”勤务模式,累计检查车辆2.6万辆次,查处非法营运12起、货车超载3起、客车超员30起。
在重点车辆监管方面,交管部门对“两客一危一货一面”车辆实施“户籍化”管理,通过大数据筛查锁定高风险企业3家、重点车辆117台,督促整改隐患5处。针对农村地区摩托车、电动车违法现象,开展“戴盔行动”,查处不戴头盔行为6208起,发放安全头盔2000余个。校园周边设置“护学岗”265个,整治违停、超员等违法行为3200余起。
支队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对7类轻微违法免予处罚,对10类一般违法初犯予以警告,累计实施柔性执法4157起,同步发送安全提示短信6万条。在市区试点“声呐抓拍+现场拦截”模式,半小时内完成乱鸣笛行为的抓拍、拦截与处罚,相关投诉下降58%。
行动期间,支队还抽调警力加强芒康、类乌齐等重点县区的巡逻查处,严查超速、逆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派驻警力查处违法1000余起。数据显示,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16970起,同比环比均有显著上升,重点违法查处量明显提高。伤亡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00%,重点区域事故发生率下降28%,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5%。
据悉,此次行动以“压事故、保安全、促畅通”为目标,聚焦重点路段、重点车辆、重点违法,通过科技赋能、部门联动、精准打击、宣教融合,筑牢夏秋转季交通事故“减量控大”防线,为雪域高原群众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昌都地处高原,“山高谷深、坡陡弯急、临水临崖路段多”,交通治理难度大,面对挑战,支队紧扣“减量控大”核心目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三查三控”重点任务,即查重点车辆、查重点违法、查隐患路段,控事故风险、控拥堵节点、控舆情热点。行动期间,累计召开3次专题部署会,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推动整治工作高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