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法治

绘就一幅警民同心新画卷

2025-09-16 西藏日报

  在这个吹响改革号角,有丰富田地资源的地方,谢通门县公安局达那答乡派出所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珠峰领航·塔玛红盾·善治安民”党建品牌为核心牵引,不断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绘就了一幅稳定平安和谐的美丽画卷。

  党建引领——

  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100%

  达那答乡派出所现有民警5人、辅警2人、协警3人,辖区6个行政村1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达6000余人。

  “党的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唯有将党建工作做实做细,才能凝聚起警民共治的强大合力。”达那答乡派出所所长穷巴的这句话,道出了工作的核心思路。

  2022年,该派出所创建“珠峰领航·塔玛红盾·善治安民”党建品牌,从“机制、载体、模式、成效”四要素健全善治体系,将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100%,更在2024年11月荣获“谢通门县十佳党建品牌”称号。

  家庭矛盾纠纷是基层发生频率最多的纠纷类型,该派出所辖区嘎如冲村一户家庭就因公媳矛盾引发纠纷。了解到情况后,村网格员先行上门初步调解,随后派出所民警联合派出法庭、司法所开展联合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以往此类纠纷调解周期长、流程繁琐,如今各部门上门协同处置,既省心又公正!”让当事人肯定的是该派出所构建的“1+4+N”全域联动调解架构。

  2023年,该派出所推出以派出所为枢纽核心,联动乡政府、村委会、司法所、派出法庭“四方力量”,整合网格员、双联户长等“N支群防队伍”,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立体化调解网络。

  同时,推行“333”闭环调解工作法:明确村级金牌调解室、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网格员与联户长“三方主力”为前端调解主体。

  共同参与——

  筑牢平安防控安全网

  近三年辖区刑事案件“零发生”,治安案件发案率年均下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这是达那答乡派出所向辖区群众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成绩的背后是该派出所创新推行“生产小组+警网融合”模式,将网格化管理与村民小组有机结合,融入“四议两公开”制度,实现警务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

  2024年,西藏首家固废处理中心在达那答乡投运,为了提前介入,掌握基层动态,投运前,辖区网格员下沉一线走访,收集群众环保诉求;该派出所联合环保部门上门解读政策、调整处理方案,有效化解群众顾虑;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民警主动动员村民“缩墙让路”,推动村道拓宽工程顺利完工。

  达那答乡扎西顶村党支部书记扎西班典说:“通过这个项目,大家看到民警帮我们算长远账、谋发展事,群众都愿意支持集体事业,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工作!”

  该派出所还聚焦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网络安全“五类风险”,将机制与新风貌行动融合,通过“正向激励+负面约束”引导村民参与文明共建。期间,群众主动上缴危爆物品导火索710.9米、雷管205枚、子弹156发,累计消除各类风险隐患195处,守护辖区安全稳定。

  用心用情——

  做好为民服务每件事

  辖区许贵村老人参木决卓嘎因腿脚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了解情况后,该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采集照片,代办完成又将证件送到老人家中。

  “以往办理居住证要专程跑到派出所,现在微信群里咨询,民警马上回复指导,节省了不少时间!”超市老板王孟磊对派出所推行的线上服务赞不绝口。

  从群众的一件件小事中,能看出该派出所为民服务的初心写照,而该所也获评2024年“日喀则市公安机关人民满意派出所”称号。

  以数字化警务为抓手,组建村级联络群、商户服务群,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线上沟通矩阵,实时在线受理群众求助、法律咨询、户籍业务及通行证办理咨询等服务,通过各项具体可行的为民举措,该派出所警务服务从“线下跑”转向“指尖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警民沟通“零距离”。

  该派出所创新实行“一社区一警+一治保调解委员+N支群防队伍”机制,建立“民警指导、委员主责、群众参与”的三级联动体系,实行“一季度一主题”巡回法治宣传,聚焦电信诈骗、矛盾纠纷、扫黑除恶、意识形态安全等动态治安热点,制定“预警式普法+靶向式服务”工作清单,推动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让法律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

  如今的达那答乡,在该派出所的坚定守护、为民服务下,基层治理更高效、乡村平安更坚实、群众生活更舒心,一幅“警民同心、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